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仲茜)“算力是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布局规划引导,将算力资源统筹汇聚,同时鼓励相关算力节点建设企业搬迁到汇聚节点,参与建设和运营,形成算力资源的协同集聚效应。”1月22日,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殷鹏在参加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时表示,江苏算力基础设施是全国领先的,具有先发先行优势。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列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同年4月,《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发布,这是全国首个相关专项规划。过去一年,江苏省在用算力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121%,在建算力规模超过25EFLOPS,综合算力评价排名全国第二。

  过去一年,ChatGPT、Sora、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一定的成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大模型在很多场合却面临“能用起来但用不好”的尴尬,这在中小企业中尤其突出。江苏省人大代表、雪浪工业软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峰表示,这是由于国产GPU价格高、适配难导致的,建议江苏率先建设适配的国产高性价比新型算力服务器,打造新型“苏产苏用工业智能装备”的重要阵地,支持中小企业用好大模型,让它们既“用得起”也能“放心算”。

  在数据领域,江苏省人大代表、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朝辉认为,安全和隐私问题亟待解决。他建议,完善数据安全法规和技术手段,政府制定更加严格的数据安全法规,加大对数据泄露行为的处罚力度。此外,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此外,杨朝辉表示,“人工智能+”产业的很多技术并没有真正实现产业化。随着技术研究步入“深水区”,科研人员面临着对数据的依赖性强、算力要求高等挑战,未来还有大量关键技术难题需要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