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按照注重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要求,围绕稳住和支持市场主体,提出了66项具体改革事项。《意见》对部分改革措施确定的截止日期为今年年底,旨在加速市场与行业回暖,更好为企业减负。

优化营商环境,方能更加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增强企业信心,激发经济活力,打通全产业链发展脉络,为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格局增添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如今,“证照分离”改革已在18个自贸试验区开展全覆盖试点;全国范围内所有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企业办理注销,推行“一网通办”和多部门协同……一系列举措落地生根,释放了创业创新热情、激发了市场活力。我国也因此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个经济体之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称,今年上半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数量保持在2万户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开办企业的热情不减,同样是营商环境改善的有力佐证。

然而,也要看到,当前营商环境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诸如企业办理手续环节繁复、“准入不准营”、注销难等难点堵点问题依然束缚着创业进程和企业发展,成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难以突破的制约和束缚。疫情发生后,随着市场主体经营压力增大,这些薄弱环节更加不利于经营者们突围,从而延缓了企业恢复发展的步伐。

我们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尤其是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锦囊妙计,更成为纾困惠企的重要手段。如果说,企业是山上的青翠林木,营商环境就是树木生长所依赖的土壤、水分和空气。良好的营商环境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和竞争力增长。要保护好市场主体,必须优化其赖以生存发展的营商环境。

着眼长远,优化营商环境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化服务市场主体,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

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营商环境将得到明显优化,市场主体的活力将进一步被激发,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