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过后,不少企业紧锣密鼓投入繁忙的生产中,铆足“虎劲”加油干。与此同时,针对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高企、订单不足等“急愁难盼”问题,政策红包密集派发。有关部门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更大力度的纾困减负举措,不少地方也早谋划、早布局,拿出更具针对性、精细化的政策,助企“开门稳”“开门红”。其中,进一步减税降费、加大制造业企业奖励力度、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成重点。

  “尽管有疫情影响,但是京沪港深各个分公司均正常开工,开工率100%,年后两周新入职员工数是去年平均数的3.3倍,日本、新加坡等境外分公司开工状况也呈现上扬趋势。”思谋集团北京中心主任王树林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该公司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等核心产品一季度销售任务均提前完成,预计今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去年的3倍。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聚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开足马力加油干,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该公司高级市场总监程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公司正稳步扩展数智化解决方案相关业务。开年以来,引入大量高精尖人才,开拓多个新业务板块。目前公司整体运营前景可观,并计划在2022年启动上市计划。

  记者采访获悉,新年复工以来,不少企业投入紧张繁忙的生产中,铆劲冲刺“开门红”,奋力实现“全年红”。

  不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还面临不少难题。

  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20日至2月8日,全市累计1575家企业参与了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的惠企政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企业认为2022年机遇与挑战并存,34%的企业预期乐观,6%的企业预期不乐观。其中,46%的企业表示“成本上升,有订单无利润”;反映国内订单下滑的企业占比22%。此外,还存在资金紧张、税费负担依然较重等问题。部分中小企业受制于用工、环保、用能用电等因素,无法扩产。

  “目前,受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影响,中小企业在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融资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等方面,确实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助力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困局、开新局?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了一系列加力纾困惠企的信号,包括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提供激励资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等。

  相关部门也密集施策。财政部表示,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等。人社部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抓好降费率政策“直兑直达”,抓好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抓好缓缴社保费“靶向发力”。工信部提出,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

  与此同时,地方助企“开门稳”“开门红”政策也批量出炉。

  河北保定印发做好“助企开门红”有关工作通知,在制造业企业、限上贸易企业、建筑企业、邮政快递企业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安徽合肥发布“稳企增效9条”,加大企业融资、援企稳岗和科技型企业培育等支持力度,鼓励制造业企业增产增收、制造业企业扩大投入、零售餐饮企业促销增收等;浙江杭州推出助企“开门红”10项政策,涉及稳岗补贴、融资补贴等……

  值得一提的是,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成为关键发力点之一。

  2月17日,青岛市启动“我与企业共成长”系列活动,并举办了首场“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对接交流会。现场30多家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与链主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对接交流。

  中特科技工业(青岛)有限公司对接了可逆风机和高效外转子贯流风机两项技术解决方案,得到链主企业和技术专家的认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学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对接会给企业在资源对接上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有利于加强上下游的产业链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目前公司2022年的订单已排到了5月份。”

  同样受益的还有青岛至亚美莱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卡位入链’让我们与知名企业如青岛海尔、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实现了供需对接,并找到了新的市场增长点,坚定了我们在商用和民用领域深耕的信心。”该公司总经理丁肇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将投入1000多万元新增一条全新的铸造级贴膜生产线,努力实现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

  “‘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对接交流会,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助力中小企业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张琳表示,2022年将举办10场“卡位入链”对接交流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更好融入大企业产业链,打造“参天大树”与“灌木丛”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周平军表示,开年以来,多地陆续发布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助企政策。各地早谋划、早布局、早实施,对当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22年稳企业的重点在于,出台综合性和更为精细化的惠企政策,健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展望2022年,周平军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有很强的韧性和活力,随着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地、各地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创新发展力度的持续增强、各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改善,广大中小企业将实现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班娟娟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