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20517165746.jpg

王利博制图


2011年7月,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的朱宏任首次提出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随后,国家部委连续发布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专精特新”在政策端高频出现。

今年以来,中央及国家部委层面更是连续多次提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同时,全国各地也都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专项奖励扶持政策,并提出了明确的“专精特新”企业量化发展目标,以期积极培育更多的“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迎来重大政策性机遇期

所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其中佼佼者又被称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底,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平均拥有50项以上有效专利,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位于本省细分市场首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7%以上。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目前,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2021年7月27日举办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企业家们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

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5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一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 的通知》,将进一步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入到骨干大企业为龙头、链长的产业链中,提升上下游协作配套水平,使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有效提高,最终提升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水平。

不久前,工信部也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通过企业自主评价、自愿入库,加强政策引领、夯实优质企业培育基础。同时,将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力度,今年计划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0家以上,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

至此可以看出,我国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方向更加明确,多领域中小企业迎来重大政策性机遇。

多地加码调控 为“专精特新”企业搭建发展舞台

在中央相继出台的文件和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下,地方层面也在不断加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并因地制宜地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近日,河南省洛阳市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为“专精特新”企业制定专属惠企套餐,支持洛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据悉,支持政策涵盖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转型升级发展、人才培育、精准对接服务6个方面,共19项具体措施。

广西柳州则计划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目标企业专题推介会,意在为汽车产业、钢铁产业、机械产业、化工及日化产业、轻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目标企业提供政策红利,并为其提供五大服务保障。

在企业发展方面,柳州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在税收奖励、科技支持、引入外资、融资贴息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包”。在项目建设方面,柳州对重大项目实行土地指标单列,土地出让金可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在人才保障方面,柳州自2018年起实施的招才引智的“人才新政”,对来柳创业及工作的各类人才和团队,从每月的购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在行政审批方面,柳州100%市本级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开通网上办理,“只需跑一次”事项比例达到96.8%,企业开办最快1小时内办结。在降本增效方面,柳州在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融资成本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同时通过产业链招商,填平补齐原材料制造及供应等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据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曾艳介绍,近年来,合肥培育了近30家

“专精特新”企业,在原材料、装备、核心零部件上填补了多处断点和空白。今年一季度,新型显示产业的产值增长了17.4%,这背后中小企业的强链补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为了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做强做优,近两年来,合肥市不断优化财政金融工具,形成财政支持、基金引导、资本集聚的服务格局。截至2021年年底,该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户,数量位居省会城市第六位。

浙江省海宁市作为著名的中国皮革之城、中国的纺织产业基地和中国经编名城,拥有完善齐全的产业链条、优势明显的产业规模、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为扶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海宁市在人才鼓励政策、科技创新鼓励政策、投资政策等方面多点发力。

其中,人才鼓励政策方面,海宁市致力于通过实体人才服务vip专区、人才服务云平台、海宁长三角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并通过启用人才公寓、协调保障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上线“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措施提供人才生活保障及创业保障。

在科技创新鼓励政策方面,海宁市通过建立种子基金制度推动科技企业孵化;通过丰富平台创新资源、搭建科创服务平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扶持专项资金等措施促进成果转化;通过政府设立创投基金引导、扶持风险投资企业发展及转型升级;通过奖励发明专利提质增量维权保护、兑现专利补助资金等措施落实知识产权保障。

在投资政策及政务服务方面,海宁市通过一“减”到底、创新服务、推进产业协同、高效审批、数字赋能等措施,为企业带来多项改革红利。

惠企投入提升 真金白银促“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除了政策性的支持,全国多地更是拿出真金白银,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畅通资金活水。

不久前,北京市各区陆续出台了“专精特新”企业奖励政策。其中,丰台区规定对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60万元扶持;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30万元扶持。此外,丰台区还出台了相关政策,从财税、借贷、融资等方面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支持。

北京西城区则表示,对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北京通州区规定,对于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北京怀柔区表示,支持龙头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发展。支持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于全国前列的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一流仪器服务机构在怀柔专精特新科学城落户,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并对经认定的企业或机构,根据入驻形式,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资金奖励。

江苏江阴高新区则出台了《江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招引奖励办法(试行)》,以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根据该办法,对新迁入高新企业,在享受江阴市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最高30 万元奖励。对新落户企业,落户当年成功认定为高新企业的,在享受江阴市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35 万元奖励。同时,为引进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并给予相应房租减免;符合入驻加速器、产业园条件的,优先提供生产场地;符合区重大项目招商条件的,可再享受相关政策。

作为广东省珠海市的主城区,2021年9月,香洲区在全省率先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推出具体奖补措施,用更为直接的“真金白银”激发企业申报“专精特新”的积极性,对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省、市、区级“专精特新”称号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近日,山东青岛高新区发布《关于振兴实体经济鼓励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用真金白银鼓励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

其中,对年度营业收入净增超过10亿元(含)的企业予以3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青岛市隐形冠军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30万、3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并给予配套奖励等。(本报记者 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