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改善营商环境,党中央、国务院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出台一系列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削减审批事项,精简资质许可认定,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投资贸易更加宽松便利;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扎实推进,优化监管执法模式,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办事创业更加便捷高效。我国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逐步构建、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尤其在2019年,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从国家层面夯实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彰显了我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地方政府也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地”,主动研究、积极制定推出各类政策措施,以办事更便利、服务更优良、监管更智慧的环境吸引投资。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被激发,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数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长到2021年的1.54亿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2012年的117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734.8亿美元。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所做出的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世界看得到,企业和群众感受得到。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住经济大盘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要围绕“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继续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做到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持续扩大开放、服务高效便利等,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提供制度高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讲述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郭冠男

(光明日报记者陈晨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1日 05版)(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