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北京某商贸公司负责人尉先生仅用一天时间,就领取到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全市首次实现“市场主体登记与卫生行政许可”联办;丰台区市民张文近期通过“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提交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联办申请。相关数据同步推送到主体登记审批系统和食品行政许可系统,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企业登记注册审批,食品经营许可同步审批办理完成。
8月29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按照创新试点改革任务和优化营商环境5.0政策要求,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登记注册便利化模式,为市场主体“自由出生”、规范健康成长、有序退出营造便捷规范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今年1-7月,北京市新设市场主体15.03万户,同比增长3.37%。
据北京市发改委统计,2017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率先行动改革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和1.0-5.0营商环境系列改革政策,5版方案迭代推出1034项改革举措,集中力量破解企业关键难点问题。5年来,北京市营商环境实现了从跟跑摸索到领先示范的转变,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北京市综合排名连续三年成绩优异,并探索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北京经验”。
8月30日,在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一企业代表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同志手中接过北京市第一张加载“市场主体身份码”的营业执照。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最快10分钟,证照拿到手
不用再跑两个办事窗口,无需重复提交两次材料,一次领齐所需证照,去年10月30日,北京正式开始试点“证照联办”,丰台区成为全市的先行试点。
当天一大早,北京鑫鲜全时科技有限公司王先生就来到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e窗通平台”提交了“证照联办”申请,短短10分钟后,他就同时领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前得跑好几次,材料得提交两遍,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轮流审批。现在方便了,填报一次,证照全拿到手了。”王先生没想到,自己所在的公司成为了全市第一家通过线上办理“证照联办”业务并一次性拿到所需证照的企业。
“全生命周期首先是要‘生得下’,我们创建了开办的快车道。”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在全国首推登记告知承诺制,对所有类型的市场主体实现了“全覆盖”,充分尊重了市场主体自治权和决策权,同时也提高了效率,登记审批效率平均提升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依托“e窗通”平台,实现全部填报事项数据化,各类市场主体均可采用全程无纸电子化方式在线申请开办业务。目前全程网办率超过95%。
201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北京开办一家企业,需要7个环节,历时24天。
新速度是如何“简”出来的?“我们在‘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上述负责人说,“减环节”方面,取消了名称预先核准,实行“名称自主申报”,原则是“非禁即入”。另外,以前申请营业执照、领用发票、员工登记和银行开户等事项要分散在好几个平台,填报好几回,现在用“e窗通”这个平台一次性填报,“1个环节”就能解决问题。
“压时间”方面,一是数字赋能,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二是推行主体告知承诺制,实现“即时办”。截至目前,全市96%以上的登记注册业务通过信用承诺制办理。
最后是“降成本”,原先新办企业都是纸质营业执照和实物印章,现在企业可免费获得电子执照,同时免费获得一套电子印章,实现执照、印章、发票“三大件”电子化全覆盖。
北京发出第一张加载“市场主体身份码”的营业执照,社会公众通过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该企业的执照信息和“一照多址”信息。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日常经营“无事不扰”,监管“无处不在”
全生命周期第二个是要“活得好”。一方面,通过市政府质量管理奖来激励企业做好质量管理,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政策,帮扶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搭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有效解决企业长期受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困扰。
北京市探索以“场景应用”为抓手,运用风险、信用、科技等各类监管方式,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39个部门、792个行政检查事项已纳入双随机抽查清单,涉企检查事项覆盖率超过90%。推进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抽查,对32个部门、47个领域的59个事项开展联合抽查,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736批次,检查企业2.51万户次。
率先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4等9级信用评价标准,完成169万家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不断完善“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让监管实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例如,在职业培训领域对培训机构开展“风险+信用”评估,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企业,将现场检查次数由平均每两个月一次,调整为除特殊情况外每两年开展一次联合检查,大幅减少检查次数。积极开展非现场监管,在食品、特种设备、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领域,运用视频图像、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同时,创新实施场景化综合监管措施。从企业视角出发制定“一业一册(综合监管合规手册)”,将复杂难懂的法律法规转换成企业看得懂、易理解的执法规范,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北京市还推行“柔性监管”,对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自2020年《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以来,截至2022年6月底,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作出不予处罚决定2520件,免罚总额达9000余万元。
实施除名标记制度,开辟主体退出新渠道
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是打造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便利化的重要一环。“为破解企业‘退出难’的问题,我们优化简易注销的流程,同时将企业简易注销的公告期从45日缩短到20日,并扩大简易注销程序的适用范围。同时,建立除名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市场退出渠道。”上述负责人说。
据介绍,存在如下两种情形的市场主体可以进行除名标记:一种是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撤销设立登记,满6个月未办理清算组公告的;另一种是未申请注销登记、市场主体处于开业状态,因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满两年且近两年未申报纳税的。
记者了解到,简易注销登记实施前,办理企业注销需要提供《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决定注销文件、经确认的清算报告、注销公告报纸样张、清算组备案证明、营业执照正副本等整六大类材料,企业普遍吐槽“手续多、成本高、退市繁琐、注销难”。
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完善简易注销制度,一方面将简易注销登记的适用范围拓展至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的所有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北京完善承诺机制,明确市场主体在申请简易注销登记时,不应存在未结清清偿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应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等债权债务,全体投资人应当书面承诺对上述情况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期由原来的45日缩短到20日,依托“注销一体化”平台,实现与税务等部门注销信息的实时校验和共享,企业通过“e窗通”一站式办理注销。今年1-6月,通过简易注销方式注销企业2.41万户。
为我国营商环境改善贡献“北京经验”
2017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北京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5年来,北京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实现三个转变——从“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转变,从政府部门“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
坚持“顶层设计+压茬推进”的改革模式,北京市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率先行动改革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和“1.0”至“5.0”营商环境系列改革政策、1034项政策措施,集中力量破解企业关键难点问题,并在商事制度、行政审批、投资建设、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外资外贸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特别是2021年9月,北京市率先出台首个省级“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提出未来5年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体系,推动营商环境整体跃升。
在重点领域改革中,市场环境更加公开透明。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按照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审批改告知承诺、简化审批等方式,大力推进涉及北京市351个事项的“证照分离”改革。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行政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大刀阔斧再造审批流程,5年来,在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等领域,共压减审批环节42个、压缩审批时间656天。
比如,在投资建设领域,北京探索建立了基于风险的分级分类审批模式,按照无风险项目“非禁免批”,低风险项目“简化审批”,一般风险项目“告知承诺”,高风险项目“严格审批”等4类方式推进相应改革。超2500个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通过“一站通”网上平台办理,企业仅需“一表受理”、质量检查、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4个环节即可办结,全流程办理时间由2017年的208天压缩至14天。
同时,北京构建起“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的高效审批模式,14个审批部门的244项审批服务事项压减一半以上。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逐步降低。5年来,北京实施重点领域一系列突破性改革,仅由于营商环境改革措施的出台,就直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约60亿元。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世行评价中,我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排名前十的经济体,北京市为实现我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共有80多项改革措施被世行采纳,33个精简审批环节被认可,压缩审批时间349.5天,环节压缩了33%,时间压减了64%。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登记财产、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等5个指标进入全球前30名。登记财产环节及时间、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等24项子指标超过OECD高收入国家水平。(新京报记者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