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上次您反映的项目手续难题解决了吗?”“如果遇到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损害企业权益的情况,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近日,唐山市纪检监察干部纷纷下沉各重点企业,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征求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这是该市纪委监委以有力监督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唐山市纪委监委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围绕中央和省、市推出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服务全市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工作大局,紧盯项目手续办理关键环节、项目落地前的堵点难点痛点,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为唐山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法保障。
聚焦项目建设推进和营商环境优化,在全市开展项目建设领域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小微腐败”专项治理,重点围绕审批许可、招标投标、水电气暖保障、税费征收、检查监管等关键环节,紧盯职能部门业务处室、窗口单位、执法检查等重点岗位和人员,严肃纠治政策落实不到位、履职担当不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等破坏营商环境等5方面10项监督任务。
为推动专项治理扎实有效开展,唐山市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全面梳理项目台账、审批流程,形成《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县(市、区)未完成施工许可手续项目问题台账》等5个监督清单,对全市213个重点项目实行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包干责任制”,并与项目负责人建立“面对面”对接工作机制,通过定期见面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同时,向开工、在建、竣工投产的重点项目业主发放《优化营商环境调查问卷》520份,准确把握项目开工、用地落实等情况,发现并解决涉及审批许可、水电气暖保障等项目业主“急难盼”问题14件。对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办理业务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应办未办、超时办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违规问题。对在各县(市、区)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增加审批要件、态度冷漠等10个具体问题,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通过一系列监督措施,及时消除“中梗阻”。
为进一步划定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服务市场主体的行为禁区,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和“亲清”政商关系,唐山市纪委监委围绕市场准入、许可审批、招标投标、行政执法等方面,研究制定了项目建设领域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十个严禁”,有效缩短了办理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推进重点项目开工落地、投产达效。截至目前,唐山市今年确定的567个县级以上重点新开工项目,555个全部完成施工手续办理,为项目业主解决各类难题136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扩大专项治理效果,唐山市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巡察监督范围,对市发改委、资规局、行政审批局等15个市直部门开展专项巡察,共发现3大方面59个具体问题。与纠治“四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等专项工作紧密结合,采取跟进式了解、暗访式检查等方式,通过动态收集企业问题反映、制定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等方式,对惠企政策落实、行业管理服务、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明察暗访,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着力解决优化营商环境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畅通“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面向社会公布专项整治举报方式,对涉及破坏营商环境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快查快结,形成市级“抓统筹”、派驻巡察“抓跟进”、县乡“抓下沉”的全覆盖式监督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同向发力。玉田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调研监督周”专项活动,将27家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和90家规上重点企业共117个项目(企业)确定为营商环境监测点,建立“纪检监察干部+特约监督员+企业监督联络员”结对包联监督模式,每月定期倾听企业呼声和诉求。海港开发区纪工委推行“办不了事项”协调处置机制,通过“一组一办一窗口”,及时受理梳理、分析研判、联席决策解决企业、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丰润区纪委监委针对“拿地即开工”预服务协同阶段5家单位审批人员超时限审批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召开全区警示教育大会予以通报。高新区实施了“拿地即开工、区域审批、多评合一、一窗通办”审批改革,实现流程最简、服务最优、效能最高,倾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据了解,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市共发现问题线索47件,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30余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累计制发“三书两函”54份,推动专门制定规章制度19项。
“优化营商环境、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没有止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唐山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进一步推动专项监督精准化、常态化,护航打造具有唐山特色的营商环境亮丽名片。(河北日报记者李宝发、王育民 通讯员万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