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22年以来,上海各区按照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工作中形成了一批针对性强、有特色的改革举措。
今年10月,经过网络投票初选和专家集中评审,选出了21个具有引领性强、感受度高、可复制推广的上海市2022年度各区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和良好实践,已于近日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公布。具体如下:
上海市2022年度各区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奉贤区案例名称:全流程在线办案助力高效审判 高质量化解企业多元纠纷
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政策和新冠疫情影响,资金链断裂警讯频传。本案当事人双方均系国内大型地产企业,司法若简单就涉案纠纷一判了之,可能加剧房地产行业的债务违约,还将牵连与之相关的企业员工、购房者、施工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利益。在线下诉讼不便的疫情期间,奉贤区人民法院依托全流程网上办案模式,促成超1.5亿元的一揽子调解方案,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彰显了奉贤区人民法院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努力。
全面审查企业危机,高质量化解企业风险
上海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某地产集团公司于2021年签订《退出协议》,约定投资管理公司向地产集团公司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某置业有限公司33%的股权,地产集团公司向投资管理公司支付转让价款逾1.5亿元。因地产集团公司一直未按时支付转让款,2022年1月,投资管理公司将地产集团公司诉至奉贤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地产集团公司支付到期应付未付股权转让款330万元,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案件审判遇上海疫情封控,主审法官全面审查案涉合同的履行情况,创造性地将全部股权转让价款纳入案件审理范围,一揽子解决企业股权转让所涉纠纷,从根源解决了诉讼当事人的诉累。考虑到案件背后可能会产生的对于已购房业主、诉讼当事人以及新城区域稳定性的影响,认为通过调解给予地产集团公司一定“喘息期”是本案解纷首选,在征得投资管理公司的同意下为地产集团公司设置了30日的支付缓冲期。通过前期大量电话沟通、近十万字的账目核对以及线上调解,本案调解成功。
在达成调解协议当天,承办法官依据投资管理公司申请出具解除保全裁定,并与执行法官协调配合,通过线上办结财产保全解封措施,保障了疫情期间地产集团公司员工工资的顺利发放,支撑了房地产项目保交付、稳民生。
全流程网上办案模式助力高效审判
根据《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当事人可以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形式自主表达意愿,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在实践过程中,法官运用线上开庭以及庭审改革技术,诉讼当事人利用自动生成的会议码登入指定系统,法官、人民陪审员通过登录云间法官端以及云端合议庭,通过音质转换和图像识别等统一进行数字化表达与传输,使得质证、调解过程全留痕可追溯。
主审法官通过前期反复电话沟通、线上质证、线上调解等程序查清事实、平衡利益,促成本起涉1.5亿元商事纠纷在诉讼当事人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高效快速解决。调解成功后,书记员通过电子送达的形式将调解书发送至诉讼参与人指定电子通信系统中,各方点击链接即可签收裁判文书。
通过互联网传输、区块链电子存证技术、人工智能验证功能将原本局限于线下的纸质材料递送程序、裁判文书校对过程、庭审活动等司法场景拓展至“线上+线下”双空间,力克疫情封控所带来的限制与不利,充分践行了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以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审判职责,努力让改革更加惠及中小微企业,切实保障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在本案中,主审法官极早地化解了潜在的群体性诉讼风险,为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了司法力量。
上海市2022年度各区优化营商环境良好实践
奉贤区案例名称:“四个一”云审批 开启数字治理新样式
今年3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上海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在这场战役中,奉贤区率先实现了社会面清零,于5月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有序恢复。5月初,奉贤区委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推动疫情常态化下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在“云端”集成组合,创新推出“线上审批是常态、线下审批是例外”的“四个一”云审批工程。区各部门积极响应,相继探索创设了“云出照”“云调规”“云招标”“云开盘”“云执法”“云征询”“云许可”等一系列新制度和新方式,解锁了疫情之下的审批和服务数据密码,开启数字治理新样式。
政务会商“一朵云”
搭建“云上晨会”平台,相关负责人担任“群主”,主动问、调研找,形成问题清单,打造了“敲定解决方案、明确办理事项、全程跟踪问效、开展专项督查、企业评估反馈”的新流程,聚焦审批事项中的重点环节,由区级相关部门及时对接市级审批部门,建立周周“云上会商”机制,打通“云审批”“云招标”链条,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远程审批、开标、评标、专家抽取等实际困难,加速各类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截至目前,全区举办“云上晨会”151场,邀请企业380家,提出问题363个,解决问题351个,解决率96.7%。通过“云上晨会”跟踪服务重大工程及重点产业项目40个,办出施工许可证49个,推进设计方案审批48个,远程开评标项目28个。
上下联动“一根线”
打破审批科层,市、区、镇(园区)“一根线”纵向到底,聚集重大项目,探索“云受理”“云出照”“云调规”“云开盘”等模式,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区市场监管局探索“云受理”“云出照”模式,打通市局专网业务系统技术壁垒,为欧莱雅量身定制国外法人电子签章先行受理方案,仅用半天时间就实现“云出照”,成功注册外资企业落户。区规划资源局通过“云调规”,一批新城重大项目控规快速获批,并通过云审批方式,办理审批项目(事项)593项。区建管委创新“云招标”模式,确定4个重大项目采用线上云开标、云评标的新模式,全力推动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区房管局创新探索“云开盘”“云摇号”,于今年6月推出线上摇号、线上选房,并已全部实现房屋“线上销售”,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风险。
左右联屏“一个面”
依托“一网通办”线上服务平台,健全优化统一的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动全程网办。在由“点”到“线”到“面”的不断创新服务中,由“群主”牵头,建管、规资、民防、绿化市容等13个部门并联,“一个面”横向到边,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限,线上联审不见面。对涉及消防、交通、绿色建筑及市政道路等多规合一的“云征询”环节,通过容缺审批(审查)要求,多部门同步联审,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区建管委云上授权“许可官”,负责行政审批的内部衔接和外部协同,实现24小时“云受理”不间断。4月下旬发放全市第一批疫情期间的施工许可证,3月至10月,全区共完成发放施工许可项目审批134个。
没有例外“一条边”
推进线下审批是例外,对涉及安全、重大风险及个性需求等特殊情形,强化政策前置引导和后置激励,创造“X+1”“X-1”便利条件,线上线下同发力,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小事解决在街镇园区、大事解决在市区两级,问题不解决、“云审批”不松手。疫情期间专设百名“驻企防疫专员”,当好“驻企店小二”,双指导、双服务,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生产经营、手续办理等方面困难,通过“微指导”“上门帮”等全新模式,帮助企业解决证照办理、方案审批、规划调整、融资、跨省物流、产业链打通、用工等多种需求。
通过“四个一”审批工程,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都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取得的效果远远超乎预期,探索出了适应现代化治理和疫情防控要求的奉贤审批新样式。6月3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优化固化疫情期间“云审批”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能的指导意见》,明确大力推广实施“云模式”,有力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审批服务不间断、监管执法不放松”,切实便利企业群众办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