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我国汽车出口66.6万辆,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2.9%。1—10月,汽车出口561.6万辆,同比增长15.7%。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披露了上述数据。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以前驱动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燃油车,而到了今年,燃油车出口承压,新能源汽车出口则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
“冰火两重天”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40.9万辆,环比下降4.8%,同比下降0.9%;新能源汽车出口25.6万辆,环比增长15.4%,同比增长99.9%。1—10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60.1万辆,同比下降5.1%;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一增一降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今年的出口市场是靠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来拉动的。”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传统燃料汽车出口同比下降了5.1%,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个别国家及地区的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
上文所指的个别国家及地区包括俄罗斯。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分会”)披露的数据,今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35.77万辆,同比减少491880辆,同比下滑达到58%,中国出口俄罗斯的主要是燃油车。过去两年,俄罗斯曾是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2024年整车出口量更是达到115.8万辆,占出口总量的20%。而今,这个位置已经由俄罗斯变为墨西哥,俄罗斯位居出口榜单第三位。
这背后的原因是,自去年10月1日起,俄罗斯大幅提高了汽车报废税税率,涨幅超过了70%。与此同时,自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又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38%,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成本进一步增加,这打压了车企以及贸易商的积极性。
虽然对俄罗斯市场的出口量出现了较大幅下滑,但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墨西哥、阿联酋这些欧洲市场、新兴市场出口量的增长拉动了今年中国汽车出口整体表现。
乘联分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阿联酋同比增量为137138辆,同比增长59%,澳大利亚为90077辆,同比增长68%;菲律宾为73694辆,同比增长60%;英国为73614辆,同比增长49%;阿尔及利亚为73543辆,同比增长275%。
其中,阿联酋、澳大利亚、菲律宾均位列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榜单中。英国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幅度最高的五个国家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燃料汽车出口的下滑可能会加剧其在国内市场的不利局面。陈士华指出,行业内担心,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可能会使得传统燃料汽车的成本优势随着量的减少而逐渐缩小。
预计全年汽车销量达到3400万辆
虽然部分出口市场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总体来看,今年车市交出了一张不错的答卷。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2.4%,产销量增速较1—9月分别收窄0.1个和0.5个百分点。
“今年前10个月汽车产业增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今年‘两新’政策对汽车市场的拉动非常明显,预计全年汽车产销会达到3400万辆,创历史新高。”陈士华说道。
记者注意到,今年汽车市场延续了“以稳促进”的总体特征。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基本上保持稳定,高于50%这一关口。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1.6%。另一方面,燃油车市场正在加速调整,企业通过产品迭代、品牌焕新等方式应对竞争压力。整体来看,汽车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市场活力仍在释放。
在出口端,新能源汽车的持续走强也在为国内产销形成支撑。这不仅推动了国内生产保持健康运行,也为企业在全球市场构建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新的窗口。
陈士华认为,虽然今年年底地方“两新”政策总体来看收缩非常明显,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并且建议对提振消费作出了具体部署,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明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促消费依然是重点工作之一。
“明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是否延续当前尚不确定,考虑到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实施减半征收政策,为减少市场波动,中汽协正在呼吁政府明年继续优化实施相关政策,并尽早发布实施细则,以稳定市场预期,助力行业平稳运行。”陈士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