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机器人,展示着化工设备温度异常预警功能;不远处的展台上,操作员演示着无代码AI平台,该平台让工厂设备自主预测维护需求……这是科技日报记者在2025(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现场看到的景象。
9月17日至19日,这场汇聚近800家企业的展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共同承办,聚焦绿色低碳、高端智能发展趋势,全面展示中国化工产业创新成果,助力全球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化工行业的“生命线”,一系列AI创新应用正在为化工安全装上“智能护盾”。
全链条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当前,众多AI相关企业正加强与化工企业合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训练AI模型提供支撑。这预示着AI将深刻改变化工行业的生产、研发和产品创新模式。
展会上,达智汇科技服务(苏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伏羲工业AI平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该平台集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生成式AI三大技术,支持无代码开发,可大幅降低AI应用门槛。平台还搭配数字教练服务,可助力企业在90天内自主构建AI能力,实现从数据洞察到智能决策的全流程覆盖。“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AI能力构建模式。”该公司嵌入式模型中心总经理赖骏凯说,“使用这些AI模型的过程,就如同往银行存钱一样,知识会随着不断使用而持续积累、不断增值,为化工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随着AI技术与化工产业深度融合,化工企业从智能控制、智能生产以及智能运营等多维度进行智能化改造,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行能力。
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依托行业场景与国产化算力,打造AI+工业视觉能力,开发出跑冒滴漏识别、仪表读数、违规行为监控、高空坠物预警等特色模型,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某大型化工企业的数字工地项目中,由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安全管控平台借助AI识别技术,累计发现并跟踪处置施工风险超20000条,极大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
机器人破解高危作业难题
过去,我国化工企业多采用工人携带智能终端的方式进行现场巡检,这种方式存在巡检效率低下、人工巡检错漏多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推动巡检模式向智能化、无人化升级。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下,特种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
在设备端,防爆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高危环境下的巡检工作。在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一台红色的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引人注目。它具有可见光图像识别、红外热成像测温、气体浓度检测等功能,可深入化工企业危险区域作业。该公司石化事业部销售总监王永健介绍:“这款机器人搭载3D激光雷达和四轮驱动系统,可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具备设备缺陷自动诊断、环境设施智能运维、隐患排查等功能,可大幅度降低一线高危作业人员危险指数和劳动强度。”
数智化技术装备加持下,化工安全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能“管得住、管得牢”。作为一家专业防爆设备制造商,广东赛弗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5款防爆工业机器人,适用于搬运、码垛、上下料等场景,有效负载为70—280千克,目前已在多家化工企业的气体防爆与粉尘防爆环境中广泛应用。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正在研发的除锈喷涂防爆攀爬机器人将具备更高智能化水平,能够自主识别作业环境,未来有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更多场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智慧仓储实现精细化管理
过去,化工企业传统仓储管理模式多为纸质记录,效率低下且容易产生错漏。针对化工企业仓储管理中面临的安全隐患多、物料损耗大等挑战,智慧仓储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这一系统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仓库精细化管理,在提高仓储管理效率、保障作业安全以及增强协同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会上,珠海市长陆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WMS仓库管理系统受到关注。该系统覆盖原料入库、原料调拨出库、车间线边库管理、配料间管理等环节,实现了仓储环节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例如,面对化工企业配料间人工投料环节普遍存在的人员流动频繁、责任不到位等问题,配料间管理系统给出了解决方案。该展台工作人员程竹飞介绍:“我们采用手持掌上电脑介入流程管理,推动数据可追溯,让流程作业更规范,在降低存储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管理效能。”
展会参展商苏州德力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与某磷酸铁锂电池头部企业合作,打造出智慧仓储系统。利用AI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系统可在近4万个存储货位内,统一调度和管理数十台托盘四向穿梭机器人,让智能设备高效协同作业。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系统还能进行障碍物规避、处理紧急任务插入等突发状况,确保化工产品存取作业流畅高效。“智慧系统、智能输送设备、高精度立体货架等产品的集成应用,为传统仓库带来了巨大改变。这些产品不仅大幅提升了化工企业仓储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苏州德力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办事处大客户经理徐晨说。
当AI技术与化工产业深度融合,安全不再是被动的防护,而是主动的智能预防;生产不再是粗放的经验驱动,而是精准的数字赋能。这场由技术创新引发的变革,正推动中国化工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未来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