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参观我国核电领域重大成果“国和一号”技术展示,发现大国重器背后同样闪耀着民营企业的担当与力量。

  第三代自主核电“国和一号”是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我国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型号。在创新研发过程中,国有骨干企业担当主体,优质民营企业也参与了研发建设。

  例如,浙江民企伦特机电参与设备供货期间,攻克反应堆中子测量和温度测量难题,打破了国际上对我国核电厂温度计的技术封锁,让核反应堆在国人“火眼金睛”的监测下,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在仪器仪表国产化道路上发挥了作用。

  “国和一号”设计使用寿命60年,核电缆持续稳定使用年限绝不能低于60年,还要经受住事故条件下的“高温、高压、高辐射”等严苛考验。江苏民企上上电缆打破国外垄断,解决电缆依赖进口问题,成为大国重器背后的“隐形守护者”。

  这些民营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制造上精雕细琢、攻坚克难,不仅率先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填补国内外空白,还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产品对标国际工业巨头,远销海外,参与了国外重大项目建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突破创新不断涌现,加之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解决工程技术产业需求与当前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更是宝贵的历史机遇。

  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离不开民营企业参与。民营企业在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应用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在核电站建设中,在外国公司因技术难度放弃之际,上上电缆曾大胆接棒,没被外国对手吓出“技术恐惧症”,在关键领域勇于揭榜挂帅,展现了民营企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担当。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实业实干,不仅用心做精做专产品,更要占领高端市场。参与研制“国和一号”的民营企业都怀揣炽热的家国情怀,有的扛住了不确定性、逆周期风浪。

  尽管仍面临资金、人才、长周期等多重压力,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科研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支持力度在增强,环境、机制也在不断优化。龙头企业推进自身技术创新同时,形成创新产业链联盟,赋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国和一号”依托上海核工院发起的产业链联盟成员中,民营企业已占到三成。

  国家不断为民营企业发展释放积极信号,上海将面向民营企业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支持民营经济拓展海外市场、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通过改善投融资环境等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国之光荣,大国重器,千行百业,开拓创新。民营企业的创业和报国激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有了更广阔的施展舞台;跨境出海,逐梦“一带一路”,时代赋予了民营企业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