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中交疏浚集团和中国疏浚协会举办的第七届国际疏浚(海工)技术发展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中国疏浚协会自成立至今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立了包括生态环保、海洋工程和信息化技术等10个专委会,会员单位扩大到320家,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搭建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装备更新、技术成果推广、工艺优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引领了疏浚技术装备的发展。

中国富碳农业首席科学家、欧盟创新中心碳中和绿色发展首席专家、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袁东来应邀在此次会议中做了题为《“碳”索未来——践行新质生产力海洋碳汇生态位》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富碳农业碳汇”就是指通过农业生产活动促进陆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海洋生态系统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CO2,并把这些碳移出大气和水体的过程和机制。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提高了植物、水体吸收大气中CO2的能力。因此,可以把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降低大气CO2浓度效果的农业生产活动泛称为“富碳农业碳汇”。研究表明,约占地球表面积7/10的海洋,每年可吸收地球上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CO2总量的35%,海洋已经成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集聚地。

30.png

袁东来强调,社会的命脉是经济,自然生态的命脉则是碳。地球之所以被称为碳星球,是因为地球所有的生命体中,碳是基础元素,碳是生命之本。自然万物的生长和繁衍,实际上是碳循环的不同表现形式。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生态系统。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必需的生存、生活发展资料,而且提供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可持续的“发展规律”,农业物质循环的主要内涵是碳循环。要实现碳中和海洋碳汇和渔业碳汇功效是重要抓手。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的变化,特别是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方面有巨大作用。据测算,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55亿吨,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所吸收,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7亿吨左右。通过增加海洋碳汇能力,发展海洋碳汇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演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也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1.png

袁东来最后在报告中指出,富碳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生产要素组合从传统种养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跃升的农业生产力质态。富碳农业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及世界工农业发展中,第一次提出了对“碳”的全新认识,解决了人类对“碳”的认知“盲点”和“断点”,即利用农业碳汇功能和海洋碳汇功能的生态位来消纳碳实现工业排碳与农业固碳良性循环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

中交疏浚是世界第一大疏浚公司,资产规模近1500亿元,旗下拥有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天鲸号”、“天鲲号”、“浚洋1”等国之重器在内的疏浚船舶100余艘,希望在碳中和海洋生态系统领域中做出重要的贡献,并通过制定标准,引领世界。 (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