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青岛)揭牌暨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专场对接会在青岛新金融产业园成功举办。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建刚出席活动并致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高质量招商引资指挥部办公室执行主任张琳,市北区委书记高健出席活动。市民营经济局局长郭振栋主持活动。

1.jpg

张建刚在致辞中表示,青岛作为在全国率先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的城市之一,将以此次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揭牌为契机,协同各方资源共同构建企业发展平台,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做好服务。

2.jpg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新高地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作为全国率先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的城市之一,青岛已建立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现、培育、认定、扶持、监测的完整工作体系,目前,全市共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35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0家。活动现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青岛)正式揭牌,标志着青岛市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再添利器”。基地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北区人民政府共建,以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目标,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聚焦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通过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协同各方资源构建企业发展平台,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培育一体化、服务一站式”赋能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后举行的服务机构进驻基地仪式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软件测评中心、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海创汇科技创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机构作为首批机构代表正式入驻基地。政府和机构代表分别从国家战略、地方政策、品牌服务等不同维度,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及核心服务业务。市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严俊介绍了市北区产业发展情况、区位优势以及轨道交通产业情况,希望借助此次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青岛)落户市北区,持续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邀请更多企业、服务机构融入市北区城市发展,做市北区未来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持续深化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

青岛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摇篮”和技术发源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具有百年发展历史,是全市重要产业链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整体竞争力强、产业规模大、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一定优势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专场对接会上,来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链主及头部企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以及青岛地铁集团分别发布各自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采购合作需求,为产业链上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针对链主企业需求,在接下来的路演和自由对接环节中,来自全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代表展示了自己在新材料、智能控制系统、车辆维修保养领域的研究成果,现场对接深入、成效显著,这不仅意味着未来可能的合作机会,还象征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正在逐步建立,共同推动产业链实现大中小企业上下协同、集聚高效、融通发展。

此外,活动还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了主题分享。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央企小组及高端装备行业组负责人陈蔚恒现场分享了服务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情况,让在场的企业家们深入了解了深交所的服务内容,为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上市公司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宝铭则围绕如何应对行业挑战、如何更好地融入产业链等问题,分享了轨道交通行业趋势和观点。来自灵犀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数据与智能专家许锐发布了《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图谱(轨道交通装备篇)》,对产业背景、相关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提供助力和参考。

3.jpg

本次对接会是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系列活动之一,前期已陆续举办集成电路(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氢能与储能、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通过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推动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助推中小企业卡位入链和高质量发展,从前期对接会举办和企业跟踪结果来看,活动聚链成势,对接成效明显。接下来,青岛市将持续深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继续聚焦于产业集群建设和产业链强化,不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着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

(编辑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