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我国正在形成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我国有14亿人口,其中中等收入群体超过3亿人。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满足国内的需求,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相较于美国市场的规模,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的我们正在缩小其差距,无论是消费市场规模方面,还是商品零售额方面。

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相对应的是,我们要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什么是新型消费?举几个例子,一是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市场,如在体育锻炼方面就绝对是一个朝阳产业;二是拓展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如川藏铁路;三是各类活动带来的新消费市场,如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跑马拉松的人约有500万人次,马拉松的产业规模约为1200亿,再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种体育运动的产品需求。可以说,在中国,随便一个领域就没有小市场,全是大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的长期战略

“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的长期战略,不是一、二年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我们自己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拓展消费空间是有机遇期的,前提条件是我们要把经济发展好,既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又要保证老百姓的预期。预期好,老百姓才敢消费,预期不好就会“勒紧裤腰带”。只有消费增加了,企业才能进一步生产,就业才会更充分,经济才会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我们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稳定就业。

相较于美国,我们近年来的外贸依存度仍然较高。降低外贸依存度,归根结底就是要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特别是在生产方面完成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一方面,我们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即:针对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把老百姓的收入提上去,优化消费环境,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即:针对地区、区域差距的问题,协调发展东中西部,以东部沿海与南方城市发展为引领,推动北方城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何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02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11家,美国192家、西欧119家、日本88家;到2020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已有124家,美国121家,首次超过美国。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方面我们实现了超越,但是在盈利方面却不到36亿美元,远低于美国的70亿美元。究其原因,我们企业生产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则以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所谓高水平对外开放,指的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特别是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发挥高水平开放平台先行先试的功能。

2020年11月,我国积极参与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覆盖了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成员国近30%的世界人口、29.3%的全球GDP、27.4%的全球贸易总额。换句话说,RCEP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也将为我们企业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是为了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是一场需要保持顽强斗志和战略定力的攻坚战、持久战,要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以更加坚定的思想自觉、精准务实的举措、真抓实干的劲头,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扎扎实实成效。”

(根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孙小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讲稿摘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