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一年中秋到。中秋节在中国众多民族、广大地域都有传承发展的历史和独特的习俗,形成了中秋节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中秋节有超越时间、空间、民族,上升到中华文化的共同的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和文化认同。对于任何具体的文化事项,文化基因是具象的,而不是抽象的。中秋节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你都知道哪些?

团圆基因

中秋节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团圆。节日遵循时令。从自然的时间看,农历八月十五是圆月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从文化的时间看,文化时间是基于自然时间的一种生活化的表现,也表达了情感的寄托。对文化而言,中秋时节,是丰收的时节,也是团圆的时节。从情感上看,中秋节也是家人团聚,共同品尝节令食品,共同欣赏圆月景象的时节。因此,无论从自然时间还是文化时间上来看,中秋节都具有团圆的意味,且延续至今。

那么,团圆基因要通过一些形式体现出来。比如,中秋节我们吃的月饼。中秋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古代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瞌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中秋节祭祀月亮的供品,民间讲究做成圆形的。这圆形的饼摆在供桌上,可以象征圆月,也暗含家族、社会、国家美满团圆之意。

中秋节标志性的“圆月”和“月饼”作为团圆的象征已深入人心,中秋节也已经成为建构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节日。

尊重生命,祈求子嗣绵延的基因

中秋节文化中有非常明显地表达尊重生命、祝福子嗣绵延的基因。比如,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在中秋节“摸秋”的习俗,各个地方的风俗也不尽相同。浙江绍兴的供品中总会出现一些老南瓜。一些人家在中秋夜去地里偷摘南瓜,塞到新嫁娘或未生育的媳妇被窝里。绍兴人认为这样做能够为没有孩子的人家带去孩子。这种“偷瓜”“送瓜”以招来孩子的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均有传承。清代同治年间的《南昌府志》有这样的说法,八月:“中秋”夜,妇女暗数高桥桥柱,宜子。妇人结队入园圃中窃瓜菜之属怀之,谓之“摸青”,为宜子之祥。“摸青”与“摸秋”一样,都有祈愿生孩子的寓意。

上文提到两类人:一是刚刚过门的新媳妇;二是没有生孩子的人家。在中秋夜“摸青”“窃瓜”,把瓜菜送到这类人家。这种习俗在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有,像今天湖北省的长阳、五峰、恩施这一带的土家族,中秋夜都有“摸秋”的习俗。这天晚上,菜园里的瓜菜被偷了,主人家即使知道也不会去阻止。第二天,被偷瓜的人家会骂,越骂越灵验。

中国传统社会有大量关于家族绵延、子孙传衍的习俗。这种文化基因从原始时代开始传承至今。尊重生命、祈求子孙绵延的基因传续不竭,这也是今天中秋节独具魅力的地方。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今天祈子求子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少了。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得以传递,并构成具有穿透力的生命的延续。

烧瓦塔:辟邪、祈福的基因

烧瓦塔,也叫烧塔,同样跟生活有关,是在祈愿生活里没有邪恶,或者能够规避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东西,过红红火火、有福气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愿望,这是穿越于民族、人群、地域的一种共同的文化基因。

烧瓦塔的仪式在过去的中秋节是一种游戏。在传统社会中,赏月的习俗更多的是在文化人的世界里面。民间社会群体在繁重的劳作之余更多依赖参与活动来满足生活需要。中秋烧塔仪式在传统社会里非常普遍,在中国很多地方都盛行已久。各地名称不尽相同,又称“点塔灯、烧瓦子灯、烧瓦塔、烧花塔、堆定塔”等,旧时也有叫“宝塔会”或“叠瓦塔”。这种习俗今天还有,到陕西榆林地区考察时发现,在过年节时就有烧塔的仪式。

这种烧塔仪式在今天的江西、广东、福建一带的客家人中盛行已久。历史上,客家人从中原地区迁徙至此。他们虽然生活在大山深处,但是对家乡的文化和习俗仍有依恋,所以传承至今。

“吉安中秋烧塔习俗”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吉安中秋烧塔习俗主要包括:一是垒塔。乡民于农历八月十五日白天,在村子开阔场地上层层错缝叠压垒成宝塔,宝塔要留一进火和一出灰的灶口。二是烧塔。待月上中天,鞭炮响起,全村老少在塔前设香案祭月,祭毕,锣鼓响起开始烧塔,同时举行唱山歌、舞龙灯、举龙凤旗、撑宫灯等活动。三是封塔。午夜以后,人们兴尽身疲后封塔,主烧人要等稻草烧完后再燃放爆竹以祝贺活动结束。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小儿集瓦片成塔,积薪灌油,炷火其中,以红透为吉。烧瓦塔里面火红彤彤的,红透了顶,被视为吉祥如意、迎吉驱邪的象征。

竹篙火龙习俗:祈愿家族团结,增强凝聚力,朝向国家认同的基因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具有永恒的魅力。各地方的习俗包含广大社会的文化基因。竹篙火龙习俗形成和保留在宁都南岭村。竹篙火龙活动包括火龙虎的制作、火龙虎活动的仪式及其表演等两大部分。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南岭村发生了一场特大瘟疫,村民大批死亡。一夜,一位卢氏祖太公突然梦见天空出现火龙火虎与瘟疫进行搏斗,并取得胜利。从中受到启示:若要驱逐瘟疫,只有用火。于是组织村人按照梦境中所见火龙火虎模样,制作了线香火龙火虎和竹篙火龙。

首先由小孩从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日傍晚举行线香火龙虎活动。八月十五日,大人举行竹篙火龙活动。不管是线香火龙虎还是竹篙火龙均为7班,每班7把,在活动中有49把线香火龙虎、竹篙火龙参加。竹篙火龙的仪式及表演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八时左右开始:由负责演出的戏班子的鼓乐队,将七个班的竹篙火龙一个班一个班地迎到卢氏家庙前的大坪里。

卢氏家族是一个什么家族?它从中原地区南迁到江西宁都,在大山里面生活下来。一个家族迁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面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面对周边的人群,必须凝聚家族的认同。对于卢氏家族来说,竹篙火龙节就是一个很好的能够凝聚价值认同的活动。

从赣南客家人的中秋节来看,中秋节与家族认同、地方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十分紧密。首先,赣南中秋节是以村落、家族、家庭为单位的仪式活动,赣南人在过去一场瘟疫中获得了“除杂草,熏房屋,去邪气”的生活认知,他们就把这个认知经验延续下来,并且将其转化为更加抽象、更具广泛意义的表达符号,内化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仪式成为南岭人个体认同和家族认同的重要实践形式。其次,赣南中秋节的产生与南岭人文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价值观念直接关联,是赣南人在长期生活实践积累中形成的共同认知,进而生产出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是地方认同的表达载体,又具有参与建构地方认同的功能。以赣南具体村落为中心区域的不同个体、群体、社会在历史交往交流中实现交融,由此构成的赣南中秋节成为赣南人的共同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赣南人的认同意识。再次,民俗认同是根基性的认同,是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中秋节的主体是生活在赣南地区的客家人,这部分人群自唐代开始陆续从中原地区迁往南岭一带,经历了长期的族群、人群等集体记忆的接触、碰撞与杂糅。但是,从中原华夏民族带来的生活传统、价值观念一直潜藏在民众的记忆深处并得以延续,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融合多地域的文化传统,进而凝聚成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这种共同记忆正是通过年复一年的中秋节团圆实践活动得到培育和铸牢的。

秋社与春礼:感恩土地、感恩自然的基因

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实践里。中秋节与农耕有着密切关系。祈愿农业丰收,感恩神灵保佑民众农耕生产的习俗在中秋节中充分体现。很多方志中都有关于“秋社”的记载,如《龙溪县志》中有这样的记录,祀上神,视二月十五其费尤广,盖古人祭祀之遗意,春祈而秋报也。人家儿女于月下设果饼,环服之类群望星月而拜,致词,谓之“请月姑”。中国人奉行“春祈而秋报”,农耕民族春天祈愿,秋天收获时感恩自然对我们的帮助。这一天月下设果饼,望月而拜,“月姑”就是月亮神。八月:“秋社”,里民诣社所报祭,如春礼。“中秋”,啖月饼、菱藕,饮酒赏月。中秋节是一个感恩神灵、感恩自然、感恩土地的节日。

在很多文献里面都有唱社戏的记载。比如,清康熙年间《诏安县志》里面就有类似这样的记录,八月“中秋”,祀土神,盖古人祭祀之礼,春祈而秋报也。士大夫于是夜置酒酣宴,以续幔亭曾孙。今村人作社事尤为腾踊,山桥野店,歌吹相闻,谓之“社戏”。无论是社戏还是祭祀,都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在中秋节感恩自然带来的丰收。通过“秋报”和“春祈”,古人感恩自然、感恩土地、感恩神灵带来农业的丰收。所以,中秋节是一个感恩的节日、丰收的节日、团圆的节日。

赏月:颐养性情的基因

中秋节家庭团圆的喜悦心情,可以通过各种仪式体现出来。比如,赏月的习俗。有关文献记载,八月:“中秋”,以瓜果、月饼相馈遗,里巷弦歌达旦。家设茶果,戚友招邀,谓之“赏月”。中秋夜,大家互赠月饼,家里设茶果招待亲戚朋友,一起赏月。

赏月习俗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月亮的崇尚和欣赏,以及对于月亮的感恩之情。湖北咸宁地区有专门祭月亮的仪式,称为“守月华”,以此感恩月神。

我们用收获和团圆的心情来欣赏月亮,颐养性情。如在唐诗宋词中都有对赏月情景的描写。中秋节给每天都处于忙碌之中的人们留出时间和空间,感恩生活、欣赏自然。赏月习俗也构成了“我”和大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彼此馈赠、建设共有生活家园的基因

中华民族对于家园和国家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与生活中的一种具体事项进行交流和交往来培养一种生活行为,从而形成共同建设家园和国家的情感。在中秋节,彼此馈赠礼物就是一种重要的交流行为。而月饼是重要的馈赠对象。比如,文献中有类似这样的记载,八月初一日起,至十五“中秋”夜,各乡市肆制圆酥月饼颁送亲友。制饼作月形,亲戚相馈遗。夜荐饼果于庭以供月,亲友踏月顺访者,即以饼果饷之。设瓜果以拜月;亲友互以月饼、西瓜相馈遗,谓之“送礼节”。通过“送礼节”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交往,最终实现了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就是在这样一种彼此交流交往中实现的。我们通过月饼、瓜果等礼物作为媒介,达到了人员之间的流动和交流。以此加深了我们对彼此的理解,并共同构建了一个美好家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多民族、多地域的交往交流中,使人心相通、民心相融,不断使中华民族变得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我们要积极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创新,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中秋节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及其传承》讲稿摘编整理,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