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运输期,五华站迎来旅客发送高峰,9月29日至10月7日累计发送旅客1.94万人次、到达旅客2.39万人次,整体运营表现亮眼。特别是10月7日,该站发送旅客3921人次,同比增长335%,在广州局集团公司管内位居第一,创下粤东新枢纽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数字背后,是千万家庭跨越山河的团圆旅程,更折射出大湾区与革命老区日益紧密的血脉相连。

钢铁动脉铺就归家坦途。面对汹涌的返程客流,五华站日均开行动车组28对56趟的密集车流如同强劲脉搏。增开的4趟“红眼高铁”在深夜里照亮务工人员的归途,这是广州局集团为粤东老区量身定制的“团圆专列”。务工流、探亲流与商务流在车站交汇,精准的客流预判转化为科学的运力投放。铁路12306平台的智能调控,让动态切换的闸机通道消化了汹涌人潮,实现了“高峰不拥堵”的运营承诺。

温情服务守护万家灯火。“把旅客当家人”的服务理念在车站每个角落化为具体行动。整合后的综合服务台实现咨询与帮扶“一窗受理”,母婴关爱室的温馨、无障碍卫生间的便利、充电台的贴心,织就全流程爱心网络。更可贵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守护,节前全面检修的闸机电梯实现零故障运行,中秋夜站台与地道的安全员化身“团圆守护者”。再加上地方公交加密班次衔接“最后一公里”,“高铁+公交”的无缝网络让28公里外的县城不再路途迢遥。

轨道纽带连起家国同圆。五华站“展现铁路的责任与担当”,这份担当正深刻改变着粤东发展格局,龙龙高铁开通后,五华,至深圳的时空距离缩短至1.5小时,“一小时生活圈”从蓝图变为现实,让运力动脉撑起归途脊梁,“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响彻粤东,广州局集团以密集车流为老区注入融湾动能。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环形高铁串联起深圳、梅州、河源等城市,轨道上的“硬联通”,335%的客流增幅成为路网裂变的水到渠成。

轨道经济激活老区脉动。飞驰的列车正改写粤东发展逻辑。五华东成红木家具厂内,机器轰鸣应和着高铁汽笛。“前店后厂”模式因物流提速焕发生机,珠三角客商乘高铁前来采购的场景已成常态。配套基建同步挺进:35千伏双华输变电站加速建设,将破解小水电上网瓶颈;宝湖储能电站如“电力粮仓”般调节峰谷,电网与路网的共舞,为老区崛起奠定坚实基础。文旅融合更借势腾飞,“坐高铁到五华看中超品鱼米”的招牌吸引着大湾区游客,节假日期间的客流已成经济催化剂。

月光漫过站前广场,五华站的灯光彻夜不熄。335%的增幅不仅是运输数据的突破,更是无数家庭跨越山海拥抱团圆的里程见证。高铁动车组载着归心似箭的游子穿越群山,而公交接驳车点亮县城归途的最后一盏灯,轨道延伸处,家国共此时。这是钢铁动脉与人间烟火的交响,更是湾区与老区共绘的团圆画卷。(评论员: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