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老百姓称其为“肺气肿”,在我国的患病率特别高。近年来,有人说医用氢氧机对慢阻肺治疗有大用,也有人说那是智商税。那它究竟有没有用呢?这个问题交给实践来回答。

从院士理念到医疗实践

2025年2月16日,钟南山院士做客CCTV《健康中国》栏目,发表了《我与慢阻肺抗争的半个世纪》主题演讲,精彩讲述了半个世纪的慢阻肺抗病史。其提出的"顶天立地"中国医疗方案为慢阻肺等慢性疾病治疗指明了方向:"顶天"要求我们站在国际科研前沿,引领医疗技术创新;而"立地"则强调立足国情,开发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20250926173328336529135.jpeg

而在这以前,钟南山院士曾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座谈会上明确表示:"氢氧气吸入有望在慢阻肺患者中产生疗效,尤其在急性发作期间能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血氧饱和度"。

科研验证与技术突破

2020年,钟南山院士团队开展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对比氢氧混合吸入与纯氧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这项覆盖全国10家医疗机构的研究已经证实:在改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方面,氢氧混合吸入疗法展现出优于单纯氧疗的效果。

氢氧助力慢阻肺公共卫生政策实施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要求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诊疗设备配备。同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于氢氧混合吸入在慢阻肺病防治方面的作用,随着国家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落地,对氢氧医学的发展和普及,是重大利好消息,也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202509261733291893979099.png

安全规范与未来发展

在医用氢氧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市场乱象。某些商家"碰瓷氢氧医学成果,违法销售无证器械"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为此,2024年10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门主办了"氢氧医学科学应用"座谈会,钟南山院士等专家呼吁建立行业规范,确保氢氧疗法在科学、安全的轨道上发展。此外,在国家药监局等机构的号召下,各地也纷纷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

202509261733292107086407.jpeg


吉林省专项整治截图

随着氢氧医学被纳入国家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有了国家的支持,再加上市场整改,相信医用氢氧机这一"中国方案"将为全球慢阻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