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指出,钢铁企业在环保、高端化、资产结构等方面已形成明显差异化,通过标准引领等市场化手段,优胜劣汰,可优化行业供给格局,实现行业提质升级。目前钢铁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低位,部分优质钢铁企业自身BP水平处于2022年以来的较低分位值。产业矛盾化解后,估值水平有望修复。
核心逻辑
1.虽然钢铁行业现阶段面临供需矛盾突出等困扰,行业利润整体下行,但伴随系列“稳增长”政策纵深推进,钢铁需求总量有望在房地产筑底企稳、基建投资稳中有增、制造业持续发展、钢铁出口高位等支撑下保持平稳或甚至边际略增,反观平控政策预期下钢铁供给总量趋紧且产业集中度持续趋强,钢铁行业供需总体形势有望维持平稳。与此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宏观趋势下,特别是受益于能源周期、国产替代、高端装备制造的高壁垒高附加值的高端钢材有望充分受益。
2.2021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维持10亿吨左右,但表观消费量持续下降,供需失衡比例持续上升,叠加钢价连续下行,我国钢铁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同时,贸易摩擦逐渐激烈,钢铁出口存下行压力,我国新一轮钢铁供给侧改革已较为紧迫,预计后续政策有望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从供给端引导钢铁企业有序控制产量,兼并重组,优化产品结构;需求侧则支持更多下游行业增加对钢铁的消耗。钢铁行业“减供增需”预计将驱动钢结构行业“量价双击”。
3.钢材出口持续增长,产业减量重组有望推进。根据海关数据,2025年1月—2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697.2万吨,同比增加106.0万吨,增长6.7%,累计进口钢材105.0万吨,同比下降7.2%,钢材净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月—2月净出口1592万吨,同比增长7.7%。
利好个股:
华创证券建议关注:三钢闽光、新钢股份、华菱钢铁、新兴铸管、八一钢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