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确保这一“国之大者”的前提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念兹在兹,反复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在202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他特别指出,“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总书记这番斩钉截铁、力重千钧的话语,从数量、质量、用途三个维度阐明了耕地保护工作的核心要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把现有耕地变成沃野良田,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良田粮用”。
为什么耕地如此重要?历史地看,我国是农业古国,自古以来,土地就被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孟子有言:“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土地当之无愧地排在了“三宝”之首。中华先民千百年来在土地里刨食,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积累了深厚的情感。现实地看,我国耕地资源家底子不够好,主要表现在耕地数量总体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少。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我国耕地中,水田仅占24.55%,旱地占了一半多。一年一熟地区耕地占比48%,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地区耕地占比65%。我国的永久基本农田不少本身就在丘陵山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有相当比例的水田、稻田是山地,包括大家周知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近年来,随着水稻旱作技术的提升,一些原来只能种玉米的山地,也能种稻,有效改善了部分丘陵山区农民的生活质量。部分丘陵山区搞作物种植,可以说是立足国情农情的一种无奈选择,如果我们有美国一样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大平原,或者耕地质量都如东北的黑土地,我们也没必要费尽心力开发这些“巴掌田”“鸡窝地”。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精打细算利用好每一块土地,做到惜土如金、地尽其用,让有限的耕地发挥最大的价值。
保护耕地,首先要保数量。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抛开数量,谈耕地保护,无异于水之无源、木之无本。那么,又为什么是18亿亩呢?这些年我国粮棉油糖菜的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亿-24亿亩,按全国复种指数平均1.3算下来,要保持现有供给水平,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这是14亿多中国人的生命线,必须严防死守,不容有失。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需要用地。相对种粮而言,工业化、城镇化用地产生的增值利益巨大,各方面占地冲动强烈,如果不在全社会树牢耕地保护意识,不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监管,耕地总量肯定会越来越少。为此,我国明确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这三条控制线划定的优先序,先划必保的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廊道等现象,这是典型的“要景观不要吃饭”,不应该,也要不得。至于那些被侵占的耕地也不能白占了,要以合适的方式努力找补回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住耕地数量红线。
保护耕地,提质量很关键。一块地,地力不同,种出来的庄稼数量和品质上也差别很大。耕地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从耕地质量上寻找突破口。这方面最管用的抓手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各地实践看,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一般可提升1个等级,亩均粮食产能一般能提高10%-20%,许多农田达到了“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党的二十大高度肯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在我们这样一个耕地质量总体不高的国家,搞高标准农田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克服立地条件复杂、水源不配套、资金投入不足等众多难题。为了把这件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各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集中人民智慧,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项目设计、施工建设、质量监督、项目验收,让高标准农田建设符合项目建设标准、适应农业生产需要、满足农民实际需求。比如,贵州探索实行“六方会审”,由行业部门专家、乡镇领导、村委会代表、新型经营主体代表、设计单位人员、村民代表等,共同对项目选址、建设标准、水源配置、建设内容等“问症把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群众满意的工作机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总体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投入制约建设标准不高,有的项目甚至存在工程质量、跑冒滴漏等问题,这既有早期建设项目标准高低不一、基层队伍技术支撑不足、管护资金投入水平有限等客观原因,也有个别地方责任意识淡薄、勘察设计不到位、施工不规范等主观原因。要让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必须提升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一方面要查漏补缺,加强排查整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等风险隐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高标准农田建一块成一块;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投入水平,为提升建设质量创造条件;还要加快改造提升,加强科技攻关和工作队伍建设,更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的办法路径,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好用又实用,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保护耕地,还要控用途。耕地上种什么?农民最有发言权。市场上什么赚钱,农民是会算账的,种什么也会跟着市场规律走。但是耕地作为一种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跟其他资源不同,不能当作一般性商品对待,更不能简单以经济价值来衡量。比如,经济作物比较效益高,耕地都用来种瓜果蔬菜,粮食安全谁来保?所以在耕地利用上要排出一个优先序来,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再者说,正是因为现在耕地的大头都用来种粮了,所以才凸显出经济作物的稀缺性和溢价性。如果大家都扎堆搞大棚蔬菜、种经济作物,供给过量甚至过剩,比较效益将不复存在。为此,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坚定意志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保留了政策的韧性。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是一项新任务,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尊重农民意愿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从情、理、法上把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清说透,让农民理解政策初衷、取得农民的支持和配合;又要从物质上不断提高种粮农民的经济收益,既靠政策扶持,也靠经营增效,两手同时用力,不断健全收益保障机制,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得实惠。还要把握好节奏、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对于耕地上已经种了树、种了草的存量问题,对处于盛果期的果园和经济作物,要提出逐步退出或补划的办法,绝不能“一刀切”“翻烧饼”、简单粗暴地砍树拔苗,该补偿的要补偿到位,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伤了农民的心。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惟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铭记于心、落实于行,深刻认识耕地保护的重大意义,真正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才能守护好耕地这个“命根子”,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