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行在参观安踏位于晋江的现代化工厂时,拿到了一双尚未公布配色的%20NBA球星凯里·欧文(Kyrie%20Irving)的签名鞋ANTA%20KAI%202,并由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亲自为他介绍。
2024年3月,安踏的欧文一代(ANTA%20KAI%201)大举进军美国市场,曾引发了抢购热潮。而上一次安踏与NBA球星汤普森的重磅签约刚好在2015年。
从汤普森到欧文,安踏顶级球星签名鞋的火热,既见证着安踏从“中国安踏”成长为“世界安踏”的历程,也是安踏“豹变”的10年。
根据3月19日安踏公布的最新业绩:2024年,安踏集团(2020.HK)年度营收首超700亿人民币,达到708.26亿元,连续三年稳居中国市场行业首位,据全球权威机构统计,集团在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的市场份额提升至23%,位居行业首位。由集团控股的亚玛芬集团AMER%20SPORTS(AS)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收入同比增17.8%至51.83亿美元,按适用汇率转换为人民币为377.52亿元。
2016年2月,安踏宣称成为第一个过百亿的本土体育用品公司,且运动鞋销量超过耐克,下一步,是通过单聚焦、多品牌策略,在2025年成为千亿量级公司。而在安踏集团和亚玛芬集团双轮驱动下,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85.78亿元,接近2015年(111亿)的10倍。
这这不仅意味着,安踏是继耐克、阿迪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家年总营收达到千亿人民币规模的体育用品集团。同时,安踏距离“2030年成为世界领先的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10年,安踏完成从百亿到千亿的高质量跨越%20
财报显示,%20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长10.6%到335.22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5%至70.35亿元,FILA斐乐品牌收入同比增长6.1%到266.26亿元,以大体量规模领先于行业平均增速。所有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3.7%到106.78亿元,经营利润同比提升61.7%至30.5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至于已登陆纽交所的亚玛芬,其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按适用汇率转换为人民币377.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再创新高的同时,安踏核心盈利指标超市场预期,企业经营健康,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其中,集团股东应占溢利创新高(不包括由亚玛芬上市及配售事项权益摊薄所致的利得影响),同比增长16.5%至119.27亿元。集团经营利润率23.4%,其中安踏品牌21.0%,FILA品牌25.3%,所有其他品牌28.6%。
在现金流方面,经营现金净流入167.41亿元,自由现金净流入132.54亿元;截至2024年底,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定存及已抵押存款合计达522.11亿元。
至于库存管理这一关键指标,平均存货周转天数123天,库存水平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稳健的收入及盈利增长、成功的多品牌战略及持续创新的驱动,安踏集团在2007年上市以来通过资本增值为股东缔造长期价值。
从年化股东投资总回报率(股息收入+资本收益)方面看,自上市(2007-2024)以来为%2015.0%。如果把时间维度缩短都2015-2024年,这一数据则达到了20.7%。
2024年8月,安踏曾宣布股份回购计划,截至2025年3月19日,已累计回购25,410,400股,金额总计港币19.7亿元,这些动作都进一步巩固了投资者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综合来看,安踏不但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市场行业首位,市场份额保持第一。其与耐克中国的营收差距拉大到180亿以上,超过一个特步的体量,也进一步扩大了领先幅度。
实际上,安踏最初在福建晋江3000家鞋厂里并不出众。但就在过去10年间,安踏实现了“豹变”,一直坐稳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202014-2015年,在行业整体下滑、普遍面临库存危机的时候,安踏营收从89.23亿元增长至111.3亿元,也成为第一个从批发模式向零售导向转型成功的体育用品企业。
2016年2月,安踏宣称成为第一个过百亿的本土体育用品公司,且运动鞋销量超过耐克,下一步,是通过单聚焦、多品牌策略,在2025年成为千亿量级公司。
如今,安踏集团当年立下的flag已经实现,其营收还相当于:1.36个耐克中国,2.65个阿迪中国,5.2个特步国际,7个361度。
10年,安踏靠什么甩开对手差距
而这一切,与安踏为了打造“好商品”的决心分不开。
安踏打造好商品的决心首先体现在研发的投入上。2024年,安踏集团继续在研发占比2.8%,总额近20亿人民币,过去十年集团累计创新相关投入(含研发)达200亿元,未来五年预计将再投入200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大幅度领先行业。
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家,安踏设立了六大设计研发中心,与超过7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250多位专家及8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前沿技术研发专案,为产品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好商品”。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安踏膜、柔心纱、前掌之王等自研科技获得订单及口碑双丰收。
正是因为把创新融入进骨髓里,安踏集团、亚玛芬体育旗下各个品牌都迸发出极强的创造力。
始祖鸟团队坚持几十年打造卓越商品,对细节极致追求,对专业深度打磨;萨洛蒙起源于专业越野基因,扎根阿尔卑斯山文化,商品有出色性能、创新设计和优质材料,对极致价值的追求百年不变;可隆、迪桑特坚持差异化定位和高质感商品,打造核心爆品;安踏PG7精准定位目标人群,以亲民价格实现科技赋能;斐乐鞋夯实时尚运动定位,去年销量增长接近20%。
以安踏PG7慢跑鞋为例,凭借高性价比及媲美行业千元级产品的质量,在2024年短时间内销量超过百万双,2025年目标销量400万双。
过去10年,也是安踏内部效率革命的十年。
多年来,安踏集团通过DTC(直接面对消费者)战略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旗下多品牌深耕“品牌+零售”的商业模式,零售模型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带来多元化的零售体验。
以线下渠道为例,2024年,安踏品牌推出“安踏竞技场级”、“安踏殿堂级”、“安踏冠军”、“安踏作品集”及“超级安踏”等不同的门店类型,提升了消费者体验的同时更精准触及目标顾客;FILA也通过FILA ICONA旗舰店、F-BOX、FILA ATELIER、FILA鞋创空间等不同店型不断升级品牌形象,以满足消费群体多元化的需求;KOLON SPORT推出以“自然去雕饰”为灵感的零售空间形象“KOLON KRAFT”,持续升级门店形象,优化顾客体验;迪桑特也打造了DESCENTE TOMORROW WORLD。
目前来看,安踏十几年的多品牌运营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凭借已经建立起一套新品牌运作方法论,在安踏及斐乐两大品牌在高体量下维持稳定增长的同时,2024年,“所有其他品牌”营收超过100亿元,进入“百亿俱乐部”,为集团营收提供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安踏为了继续巩固行业优势,已经在all in全产业链,持续花重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投资40亿元在晋江和苏州建设物流中心,晋江一体化产业园作为目前全球鞋服行业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慧物流中心,实现日发货量超100万件、库存容量3,500万件,较传统货仓仓效提升200%。
必须指出的是,自成立以来安踏始终坚持做中国体育的坚定支持者,尤其在10年间,作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安踏将持续加大对运动员的专业支持,并坚持助力中国体育发展。安踏品牌将继续为25支中国国家队提供运动装备,并计划在2026年米兰冬奥会和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中支持更多中国运动员,助力实现更多赛事佳绩。
持续向“世界的安踏”挺进
2005年,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提出“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至今整整 20 年了。
这些年,丁世忠始终对安踏的全球化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战略布局: 一、让国际优秀的专业品牌的价值在中国落地生根;二、让安踏高效、高品质、高质量的商业模式走向全球。
2009年,安踏以4亿元从百丽手中收购了FILA在大中华区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对于这场并购,许多业界人士并不看好。在安踏的帮助下,2014年,FILA扭亏为盈,并将其打造成“现金牛”。
2015年开始,安踏开启了连续多年的高质量增长。安踏先后将Sprandi(斯潘迪)、迪桑特中国、韩国高端户外品牌KOLON SPORT(可隆),还在2019年将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纳入囊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丁世忠在收购后对亚玛芬的“安排”。组织管理上,基于以往运营国际品牌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安踏保留了亚玛芬的自主决策权,除了委派郑捷担任亚玛芬体育CEO外,其他团队成员基本维持不变。
从2020年至2023年,亚玛芬营收分别为24.46亿美元、30.67亿美元、35.49亿美元和43.68亿美元,毛利率分别为47.0%、49.1%、49.7%和52.1%。其中,大中华区的营收增长速度最快。2020年至2023年,亚玛芬体育在大中华区的收入从2.02亿美元以60.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8.41亿美元,收入占比从8.3%提升至19.3%。2024年2月1日,亚玛芬体育成功在纽交所上市。
伴随着斐乐、迪桑特等多个品牌的成长,安踏也提前完成“中国第一”的目标。现阶段,安踏主品牌开始向全球市场发起全面进攻。
安踏在2023年年初成立了东南亚国际事业部,主打DTC模式,以新加坡为中心,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核心商圈开展直营零售业务。
在欧洲市场,安踏积极发展渠道合作伙伴的同时,借助亚玛芬的品牌和渠道走出去。在美国市场,安踏则积极探索在重点渠道逐步建立优势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安踏签约了篮球巨星凯里·欧文,随后安踏选择以篮球鞋品类为突破口成功在北美市场扎根。
能够看出,随着安踏集团成为全球第三家年总营收达到千亿人民币规模的体育用品集团,丁世忠接下来是希望让开放与包容的安踏文化被世界认同。
在2025年1月15日,安踏集团召开的“打胜仗·做世界的安踏”为主题的2024年度总结会上,丁世忠在《打造极致好商品持续打胜仗》的主题演讲中对过去安踏的成功做了总结。
他指出,好商品是企业增长的动力,是消费者选择安踏的理由。在商业模式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好商品始终是打胜仗的基础。他强调,要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商品为重心构建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通过创新与差异化打造商品价值,避免单纯价格竞争。
“地球很大,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个体的力量看似渺小。”在这次大会上,丁世忠表示,安踏要出海,如果没有差异化的商品,就没有机会。他提出 “五个坚定” 的概念:坚定信心、坚定组织、坚定投资未来、坚定做好商品、 坚定安踏精神和以结果为导向的铁军文化。
为此,丁世忠正式发布了安踏主品牌增长的新策略。“好商品”驱动品牌的增长,让产品成为消费者选择安踏的理由。安踏作为国内领军的标杆品牌,提出了“以商品为重心构建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通过创新与差异化打造商品价值,形成以商品为导向的打胜仗文化”。
展望接下来的一个财年,以“好商品”和“打胜仗文化”为核心,已经实现了自己千亿目标的安踏,不但从晋江走向了世界,更能以“好商品”、“好爆品”实现“世界安踏”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