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蚂蚁集团旗下消费信贷产品借呗推出“比价降利率”功能,用户通过上传其他平台利率截图,系统评估后可获得更低年化利率,最低降至3.6%。这一创新定价模式引发市场关注,被视为消费贷存量竞争下精细化运营的新案例。
根据用户反馈,借呗新功能需在页面提交微信微粒贷、京东金条、美团借钱等竞品利率截图,若低于当前借呗利率,系统将100%调降利率。目前该功能仅限内测用户,平台显示已有10万人成功降息,最低利率达3.6%。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此举打破传统机构单方定价模式,赋予用户更多主动权,同时帮助借呗实时掌握同业定价策略。
联储证券研究员陈国文分析,借呗降息核心动因在于应对市场竞争。2024年以来,银行系消费贷产品利率普遍降至4%以下,叠加抖音、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加速渗透,借呗市场份额承压。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银行资金成本优势显著,其入场直接拉低市场利率中枢,迫使互联网平台转向差异化运营。
尽管低利率可吸引优质客户,但机构亦面临双重挑战,上述研究员指出,过度降价可能吸引高风险用户,推高违约率;此外,还可能存在用户伪造截图或引发套利行为,需强化风控技术验证真实性。
借呗并非首个试水比价机制的机构,京东金条、度小满等此前已推出类似策略,但均未全量开放。业内预计,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化,消费贷价格战将更趋白热化。苏筱芮认为,机构需在用户获取、风险定价与合规成本间寻求平衡,单纯降价难以构建长期竞争力。
当前消费贷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达18.7万亿元,但增速同比下滑至9.3%。机构转向细分客群运营,借呗“比价降息”实质是对“摇摆用户”的精准触达。未来,如何通过数据挖掘优化利率分层、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将成为行业突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