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图 300244_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李薇

  迪安诊断(300244)2月18日盘中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截至收盘,其股价报17.50元/股,跌幅达11.7%。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股价从1月17日的10.64元/股一路涨至2月17日的21.75元/股,涨幅高达104.42%。

  迪安诊断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基因诊断技术研发和服务的专业公司之一。2003年,公司开始做独立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并逐步实现全国连锁化布局,形成了渠道业务和医学诊断业务并行的模式。2011年于深交所上市。

  上市之后,迪安诊断稳健运营了几年之后,2016年业绩开始显露疲态,净利润增幅逐年下降。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2020年至2022年,迪安诊断业绩暴涨,三年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06.49亿元、130.83亿元、202.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亿元、11.63亿元、14.34亿元,达到自成立以来的业绩最高点。

  随着疫情的结束,全国阶段性检测筛查需求消退,迪安诊断业绩出现断崖式暴跌,2023年,公司净利润下降至3.0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8.56%。

  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2024年业绩不佳,前三季营收92.58亿,同比下降10.05%,净利润1.31亿,同比下降75.35%。

  1月24日,迪安诊断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亏损2.7亿元至3.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该公司称,业绩变动的主因主要是对应收账款计提信誉减值损失以及对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迪安诊断表示,公司2024年经营基调为“内紧外冲、韧性成长”,新签客户数增加,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12亿元。不过,因市场需求放缓、竞争加剧、战略性弃业务,短期营收和利润受影响。同时,研发等长期投入处于培育期,部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5亿-5亿元,部分子公司盈利未达预期,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5亿-4.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对归母净利润影响2000万-5000万元,主要是政府补助和资产处置收益。

  此外,应收账款不断增长,已经拖累迪安诊断的公司利润

  迪安诊断的应收账款问题曾引发过市场的强烈关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33.3亿元、45.3亿元、62.9亿元、99.6亿元、80.5亿元。

  2024上半年,迪安诊断应收账款85.67亿元,半年增加了5个亿。具体来看,账龄在1至2年、2至3年、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约为31.78亿元。其中,3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约为1.83亿元。按规定,1至2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20%,2至3年为50%,3年以上为100%。因此,迪安诊断后续或仍面临大额减值风险。

  2025年2月份以来,因为被市场认为搭上了AI概念,迪安诊断股价突然启动,2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透露了其在医疗AI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从长远来看,医疗健康领域已成为AI影响最深远的应用领域。对迪安诊断而言,加码AI医疗,布局数字化转型有可能成为提振公司业绩的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