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于2022年的盟科药业(688373)盈利问题待解。盟科药业于近日披露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4年仍将继续亏损。

  据盟科药业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3亿元,同比增长43.51%。盟科药业表示,报告期内,由于医院覆盖数量增加以及进院处方量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20

  不过,盟科药业净利亏损额却进一步增大。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41亿元,上年同期为-4.21亿元,同比增亏。这也意味着,上市以来,盟科药业净利亏损逐步加剧。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盟科药业归属净利润为-2.2亿元。

  费用的增加是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因素。盟科药业表示,随着公司在研项目的临床进展不断推进,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加。随着公司销售业务的积极开展,销售费用有所上升。

  实际上,上市以来,盟科药业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均在不断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3年,盟科药业研发费用分别为1.5亿元、3.45亿元;销售费用分别为0.83亿元、1.0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盟科药业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分别为2.44亿元、0.8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盟科药业净资产出现大幅缩水。报告期初,盟科药业归属净资产为8.34亿元,报告期末为4.39亿元。其中公司总资产出现明显下滑,由报告期初的11.69亿元下降至报告期末的8.49亿元。

  根据盟科药业2024年三季报,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下降主要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由2023年末的7.87亿元下降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4.86亿元。

  盟科药业表示,2024年,为支持公司各项经营业务的开展,用于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闲置资金有所减少,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所下降。

  据了解,盟科药业目前仅有1款产品实现商业化。2021年,公司核心产品康替唑胺成功上市,主要针对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截至2024年6月30日,康替唑胺片成功进驻了全国533家医院并实现143家医院的正式准入及批量临床采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仅靠一款产品或许难以支撑公司实现扭亏,公司还需要大力开发新产品。今年初,盟科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关于MRX-5片用于治疗对本品敏感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资料显示,MRX-5是一种新型苯并硼唑类抗生素,拟用于治疗分枝杆菌属,特别是由NTM引起的感染。MRX-5已完成澳大利亚I期临床试验,并达到预期目标。

  盟科药业表示,公司稳步推进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的多个项目。去年11月底,公司注射用MRX-4 Ⅲ期临床试验已成功完成并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有望首先在国内获批上市并实现商业化;据公司此前披露,MRX-8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是一款注射用多黏菌素类药物,聚焦于对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此外,公司还储备了多款潜力药物,包括针对肾炎治疗的MRX-17、针对肿瘤治疗的MRX-23,以及针对肾癌的MRX-15,这些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不同治疗领域的研发布局。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对于创新药企来说,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撑,用于研发、临床试验、审批、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监管合规体系,要保障创新药的品质和安全,以及符合监管的要求;此外也需要适当的商业策略和市场营销方案,在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和定价策略,采取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增加市场份额和药品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