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毕业以后,你会在什么时候想起母校,毕业季来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迎来大量校友返校,校友们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提供了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传统行业的创新逻辑在当前环境下变得多元化,具有更多可能。机电学院通过开展校友讲座,为在校生解答创业、工作难题,提前了解本专业就业情况,指导在校生更好应对毕业求职。学校高度重视校友返校活动,但校友作为宝贵资源,如何培育“校友品牌”,做好师生联系是校友工作难题。
  校友是大学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新媒体、短视频快速发展的时代,增强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对学校办学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强校友建设,就是提升校友的“归属感”。
  何为校友“归属感”,“归属感”是一个十分玄妙的概念,在百科上对于归属感的解释是“一个人对某样事物、组织的从属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个人感受”,对于高校而言,我们常常大谈“培养学生归属感”的议题,但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归属感自然生发依然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如何保持“校友归属感”?在国外部分高校会用“家”来称呼校友组织。一个人最基础的归属感往往是对自己“家”的归属感,将母校当做家来对待,归属感的种子自然更加容易生发。而国内高校往往就只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毕业后就与母校各奔东西了。在笔者看来,大学生的在校经历有很大影响。在校期间是学生对学校主观印象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的校园生活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归属意识。例如学生干部由于更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学校,毕业后对母校的“归属感”普遍会更加强烈。同时高校自身发展也是增强“归属感”的基础,学校声誉不断提高,会增强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校友参与校友活动。
  “就算毕业了,你也可以从我这里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通过职业发展指导、求职信指导、专业人才对接等模块,让校友在工作中也能常常想起母校,自然就增加了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
  同时校友工作不仅要考虑学校发展,也要时刻心系校友发展。“良禽择木而栖”人的潜意识会选择对自己更加有利的环境。在校友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大学自身建设,高校毕业生往往会因为自己是名校大学生而感到骄傲,不仅是因为学校的特殊标签,更是名校标签背后,可以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和工作资源。
  嘿,我可以出现在你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于部分优秀校友,学校还会鼓励他们回到母校的平台上招聘更多的校友人才,一方面为求职的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为招聘方提供了便捷获取人才的通道,逐步建立与社会功能挂钩的校友服务平台,为已经毕业进入社会的校友们提供一些便利的服务。例如针对校友专业工作、生活技能的继续教育服务,发挥大学全过程育人主体优势,让毕业的学生也能在继续教育中学到很多优秀课程。
  校友不是“拿来主义”,而是育人成果的文化体现。要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文化建设,学生时期校园文化主要来自于师德师风、校园活动、育人方式等,要在平时工作中做到真正关心学生,在育人模式中突出特色、坚持特色、打造特色,加强思想引领,形成校园文化新内涵。
  金职院机电学院通过校友讲座、创业事迹、地方校友联谊会等系列活动,增强“校友归属感”,凝聚校友力量,提高大学服务社会的本领。后续学院将进一步摸索校友聘任机制,完善地方高校在推进校友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与工作运行方式,优化校友资源的有效培育模式,逐步形成可用于复制推广的校友文化模式创建的科学路径。(郭明达、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