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柴桑区江洲镇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压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持续改善和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坚决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保护好一江清水,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贡献“江洲经验”。
  严格制度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江洲镇,地处长江中间,四面江水环绕,地势为西东走向的平缓洲地,与九江市区隔江相望,是九江市区在长江中的绿色屏障。最高点为洲头费胡杨,海拔19米;最低点为官场东关堤坝脚,海拔13米,在长江经济带中其生态地位和区位条件突出,肩负使命重大,从长远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平衡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这是江洲作为长江枢纽必须交出的答卷。
  近年来,江洲镇党委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把“党建红”与“生态绿”有机融合,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磅礴合力,描绘出绿水青山新蓝图,全方位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镇级层面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并严格落实“五抓五促”,创新“党建+督导”机制,内强素质,外控风险,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效。同时,江洲镇建立了水环境监督部门,重点围绕江洲水环境质量提升和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如今,江洲镇共有110名党员志愿者负责河道和长江外堤日常管护,落实河长制工作,每条河河边都设置了党员巡河员公示牌,公示党员姓名、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等,便于群众监督,打通了河流管护的“最后一米”。
  江洲镇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营造出“全域治理、全民护理”的浓厚氛围,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高位推动、科学谋划长江经济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持续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以生态环保之实促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稳。
  共治共享 以大保护打造最美岸线
  江洲镇党委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修复,积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全力守好生态底线,截至目前,加强了土地确权成果应用,探索推进了宅改示范小区建设,着力解决因河湖圩堤及大堤治理项目拆除宅基地的无房户安置、宅基地用地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丰富文化生活需求,并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通过建设智能监控系统、设立监测点位、组建协助巡护队伍,严厉打击整治违法捕捞、转运、销售等行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当前,江洲镇正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农文旅协同发展,国能江洲生态零碳岛重大项目顺利签约,并因地制宜发展了富硒产业基地、粮食烘干厂、新农业综合体、育秧工厂等一批可持续、有生命力的特色产业,加快了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步伐,努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同时挖掘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新途径,已经举办了四届江洲生态旅游节,打响了江洲特色文旅品牌。
  生态提升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活力迸发,正在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江洲镇作为柴桑区农业大镇,积极探索了一条适合江洲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环保工作,新引进全年收储秸秆达2600吨秸秆回收利用公司一家(绿野公司),江洲镇党委政府在加强秸秆禁烧管控的同时,更是积极推广秸秆就地打捆、还田,通过回收再利用,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堆积和焚烧现象,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收双赢。
  现如今,该镇党委政府一直秉持上级要求,鼓励各村场以及各种植大户,因地制宜开展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将昔日的废秸秆变成了如今的宝贝疙瘩。这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更是增加了群众收入,敲开群众“致富门”,拓展乡村振兴之路。
  江洲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江洲贡献,让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