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11日,由BEEDAsia(必达亚洲)主办的BEED2023第十五届亚洲学校建设大会?北京站顺利举行。本届大会于今年7月在上海启幕,以“破晓而生乘势笃行”为主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学校校长、教育集团管理者、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学校筹建负责人、后勤采购主任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紧贴当前教育行业动态,探讨未来学校建设趋势与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频频释放职业教育利好政策,职业教育的多元与个性化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以及供给侧改革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备受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此次大会的“职业教育创新探索”分会场中,学大教育集团职教事业部总经理庞见维受邀出席,与现场听众分享了学大教育集团近年来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观察到的机遇与风险,并就中职办学的未来趋势展开了深入探讨。

(学大教育集团职教事业部总经理庞见维在论坛现场演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卓越经济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曾表示,“在走出贫困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本、能源等要素驱动,并由此形成过度粗放的发展模式。如今,我们依赖人口红利的阶段已经过去,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从根本上还要靠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驱动。”
  “与之相应的是产业链升级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巨大缺口的填补需求。”庞见维提到,在这一趋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逐渐暗淡,且随着个体家庭支付能力提升,中职升学的诉求显著增加,这使中职教育定位从“就业出口”极速转向“升学通道”。由于综合高中的建设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直面办学现存弊端、积极探索转型路径是时代和市场赋予中职学校的双重机遇。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新法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自此从层次教育转为类型教育。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这意味着未来两年,职业本科的学位将增长40-50万。”庞见维表示,国家近年来力推的“职教高考”也为中职学生开辟了更具优势的升学通道。与此同时,他立足学大教育集团成立22年以来积淀的个性化教育经验,分析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
  “应考能力不同的孩子培养方式不尽一致,技术技能人才和知识理论人才的培养路径也截然不同,因材施教和分类分层培养是不可磨灭的刚需。学大教育集团的优势在于贴近家庭并深入产业,眼下产业更需要具备实操能力的技能人才,这从近年来职教毕业生的就业率优于普教毕业生也可见一斑。”庞见维说。
  此外,庞见维表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中职教育良莠不齐的局面。“家长对职教的认知正在潜移默化转向积极,职教道路重新开始吸引各个层次的孩子;而且目前中职学校可以面向全国招生,一旦形成领先优势,市场边际效应会远大于普通高中。”他认为,现有中职学校大多进化缓慢,先知、先觉、先动者将有机会迅速抢占新高地。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职业教育的A股上市企业,学大教育集团已在全国完成对近10所中职学校的收购和托管,未来也将持续深耕于此扩大规模。基于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庞见维就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办学和发展趋势分享了六点思考。
  “首先是升学化,中职学校需要建设强悍的文化课教学能力,要对各类职教高考了如指掌,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择校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其次是一体化,中职学校仅依靠自身形成产教融合闭环的概率越来越低,中高中本结合、长学制培养是未来产教融合的大势所趋;第三是特色化,每一所中职学校都应发掘自己的优势、选准行业赛道,从而大力建设特色专业;第三是规模化,紧贴达标线的学校很难存活,船大方能穿越风浪;第五是年轻化,中职学校应当大胆启用年轻人,因为他们更懂当今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更了解年轻一代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状态、逻辑思维方式等等;最后是民办学校高端化,相对于低、零收费的公办中职,民办中职必须做到专业一流、硬件一流、师资一流、环境一流、出口一流,方才能有生存空间。”
  自2021年全面转型以来,学大教育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清晰且完备的全链路职业教育业务发展路径,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投资举办、专业共建等模式,搭建起了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体系。下一步,学大教育集团将不断依托产业优势,以为职业学校学生打通高质量升学和就业通道为自身使命,积极联合多方共同绘制强国背景下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