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仅有一个交易日,沪指下跌0.06%,深证成指下跌1.33%,创业板指下跌2.73%。本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中信策略:AI提升风险偏好%20春季躁动加速
展望2月,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在形成,春季躁动进入加速阶段,交易更加极致,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边际上优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首先,从A股大势层面来看,关税扰动落地后外部风险在4月前步入平静期,春季躁动时间窗口更加清晰,国产AI重估成为重要情绪催化,而国内宏观政策因素影响暂时淡化,产业信息和情绪的定价极为迅速,交易会更加极致。其次,从市场流动性层面来看,A股短期资金面增量相对有限,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和机制更值得关注,相较而言,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更大,进攻属性增强,流动性的长期改善趋势将提升其战略配置地位。最后,从配置策略来看,风格上,预计市场将在春季躁动期间先演绎极致高波风格,后逐步向低波转换;板块上,建议重新重视非美出海逻辑在年报季的持续兑现;行业上,先看AI为代表的强势主题极致演绎,后转向红利+非美出海。
海通策略:2025年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借鉴历史,A股春季行情年年有,驱动行情展开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政策催化、流动性宽松、基本面改善。而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政策方面近期出台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是落实“稳住楼市股市”政策定调的又一重大举措,2月1日吴清发布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提出要不断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流动性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20的7.32降至1/27的7.25,汇率压力的边际缓释为货币政策打开空间;基本面方面,春节期间消费数据或望稳定增长,例如交通运输部表示2025年春运首日至2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48亿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7.2%。因此综合政策、流动性,以及基本面看,2025年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国泰君安策略:持股过节后%20科技股依然是先锋
对后市A股大势我们有三点看法:1)决策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通过春节特别分红、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方式引入活水,对春节前风险偏好底部形成具有“确认意义”。而节后流动性的回补、投资者对两会政策的期待有望推动春节-两会股市表现;2)美国对华关税影响深远,但考虑到此次加征是兑现特朗普此前关于芬太尼问题的回应,市场已有较为充分的预期,加之特朗普行政令要求对华贸易调查结果于4月1日前提交,预计Q1中美关税进一步升温风险可控,短线对股市反而影响可控;3)应高度重视中国DeepSeek的突破,其创新标志着中国AI发展进入重要转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拉近中美AI差异,更重要的是商业机会、社会资本与人心共识的凝聚,这是中国科技公司迎来重估与2025年科技转型牛主线的确立的基石。最后也应明确,由于经济政策已经形成普遍预期,且宏观形势仍有高度复杂,因此春节-两会股市窗口期指数的高度并不是重点,结构棋眼在科技成长。
申万宏源策略:按部就班%20春季仍要向主题要收益
春节假期重点事件验证:1.%20特朗普对华加征额外10%关税,中国自有其应对。目前,特朗普2.0贸易摩擦进程预期差有限,但仍是灰犀牛,可能压制风险偏好。2.%20DeepSeek撼动全球AI市场:国内AI投资机会更受重视,AI应用想象空间进一步打开,海外AI长期故事未被根本破坏,结构性冲击客观存在(英伟达产业链短期受损,国内AI和AI应用环节受益)。3.%20春节出行人数、春节档电影票房创新高。DeepSeek提供新的主题线索,春节后将快速演绎,国内AI产业链、AI应用受益,而英伟达产业链短期有一定调整压力。继续看好主题性机会占优,国内AI算力和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都可能有新一轮创新高行情。25年一季报期临近,供需格局改善率先验证的方向也有望占优,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创新药和CXO。
兴证策略:整装待发%20迎接新一轮上行
参考历史经验,春节前后至两会期间,本身也是风险偏好提升的传统躁动窗口。统计近十年春节前后主要宽基指数走势,往往春节前几个交易日市场就逐步开启躁动,春节过后躁动持续演绎。直到两会前后,随着经济目标确认、年初数据发布,市场才逐步迎来决断。本轮来看,春节前市场整体下跌,本身就已提前计价了中美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外部利空落地后,随着国内逆周期政策加码预期升温、中美谈判推进,市场有望进入风险偏好逐步修复的窗口,为新一轮上行奠定基础。
国金策略:“春季躁动”AI主线正当时 静待剩余流动性释放加速行情
有效流动性持续改善,静待市场流动性剩余释放,“躁动行情”或进入加速。若要“春季躁动”行情开启加速,市场流动性亟需“具备效率与剩余”,故期待降准释放市场增量流动性。2月行业配置:重视“春季躁动”,偏向中小盘科技成长。建议:反弹背后是信用预期修复及估值扩张,行业及个股选择可重视:“分母端弹性”,看好中盘+超跌+低估值+回购+并购预期,且分子端掣肘较弱(ROE修复或现金流改善)的“成长>消费”,(一)首选成长:1、TMT,尤其计算机、传媒;2、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高端制造。(二)次选消费:1、社服;2、母婴;3、谷子经济。结构上,重视“科技牛”,包括科技相关设备需要尤其重视,财政政策投资方向之一;主题催化较多;朱格拉周期受益品种。
华金策略:加征关税靴子落地 节后春季行情延续
节后和2月A股春季行情大概率延续。一是复盘历史,2月A股大概率上涨,且主要受政策和外部事件、流动性等因素影响:首先,2010年以来的15年中有11年2月上证综指上涨;其次,政策和外部事件、流动性是影响节后A股走势的核心因素。二是比照历史经验,今年节后和2月春季行情可能延续:首先,美对华加征10%的关税落地,对国内经济和股市的影响已相对较小,俄乌冲突等风险可能大幅下降,外部负面冲击可能边际改善;其次,节后赤字率和国债发行规模提升等两会政策预期可能进一步上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可能不断落地实施,降准等流动性宽松政策也可能落地,节后政策和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宽松。
浙商策略:枕戈待旦 进击“黄金右脚”
春节前交投逐渐清淡,市场以震荡整理为主;但是随着上证在3087-3152区域止跌企稳,本轮调整的“左脚”得到确认。展望后市,由于年初技术结构受损、市场仍有构筑“右脚”需要,加之节日期间特朗普开启加征新一轮关税,预计节后市场大概率踩出“黄金右脚”,为投资人带来中线配置机会。基于上述判断,建议投资人耐心持有当前仓位,并在“右脚”下踩时择机增配。关于配置方向,综合考虑风格打分表、行业打分表和日历效应,风格方面关注小盘、成长和周期,行业方面关注有色、房地产、计算机和传媒等。主题方面关注AI(DeepSeek)、春晚亮相的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方向。
信达策略:第二波上涨有望逐步启动
我们在之前提示过,2024年9月初是这一轮牛市第一个较好的买点,下一个可以重点关注的时间点可能是春节前。目前处在上涨的早期,主要驱动力是春季前后资金活跃、美国贸易政策低于预期,春节假期,港股表现较强,季节性规律影响下大概率春节后1-2周股市可能偏强,而2月下旬需要验证春节后开工数据情况,这比季节性因素更重要。鉴于各行业的盈利兑现预期较低,我们预计牛市第二波上涨初期速度较慢。DeepSeek强化了AI产业链的长期逻辑,但也让AI产业链的利润兑现更加不确定,短期会增加成长股的波动,春节后,有可能风格和节前会有变化。
华安策略:外部风险缓释提振市场 弹性成长和季节性基建正当时
春节期间特朗普加征关税、美联储暂停降息、国内消费数据未加速修复等都在市场预期内,但随后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暂停实施,或表明相关举措可能存在缓和余地,外部风险缓释有望对市场偏好形成提振。配置上,高弹性成长科技包括泛TMT、军工、机器人和强季节性效应的8大基建优势品种最佳,同时短中长期具备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