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增持公司股票后,蜂助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蜂助手”,301382.SZ)董事长罗洪鹏日前再度进行了增持。“连续增持是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价值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为了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近日,罗洪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对公司市场潜力与行业趋势充满信心,对公司业务及核心竞争力充满信心,对公司团队实力和人才储备充满信心,“蜂助手将继续坚持‘一个基础,两个方向’的发展战略,夯实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基本盘,加大‘物联网流量运营和解决方案’与‘云终端技术研发和云算力运营’两大业务方向上的研发力度,致力于未来3年到5年内发展成为‘生活+科技’创新型软件科技企业。”

  夯实数字商品综合运营基本盘

  8月5日,蜂助手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兼董事长罗洪鹏增持公司股份17.62万股,增持金额为305.61万元。早在今年5月份,罗洪鹏就已增持过一次,当时的增持金额为109.96万元。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罗洪鹏表示,连续两次增持均是基于对公司业务规划、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长期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稳定公司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蜂助手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企业。”据罗洪鹏介绍,公司成立于2012年,创立初期主要从事移动应用App的分发运营业务。随着智能手机及4G、5G网络的普及,公司及时把握客户需求及市场机遇,业务逐步扩展延伸到电信运营商流量产品运营服务、多品类数字化虚拟商品聚合运营服务,再向融合运营服务方向深化,由此打造了公司业绩的基本盘——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带动公司营收规模屡创新高。

  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3年,蜂助手营收分别为5.04亿元、7.15亿元、8.79亿元和11.7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3.65%。其中,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分别实现营收4.36亿元、6.33亿元、7.91亿元和10.26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比重均超八成,且每年都维持较高增长。

  “数字商品综合运营是公司现金流业务,属于‘生活’范畴。”罗洪鹏介绍,该业务以构建服务场景、赋能行业应用为出发点,助力行业应用App“拉新、促活、提升GMV”,建立入口型、服务植入型的渠道运营体系,通过联合产品、服务专区、创新模式等,建立跨行业融合的渠道运营体系。

  “我们聚合基础生活服务相关‘刚性、高频、普遍’的数字商品供应链,自主研发了云平台系统以支撑综合运营。通过聚合运营SaaS模式,构建服务场景,赋能行业应用App,面向运营商、手机厂商、银行、超级App、物业应用五大渠道,目前合作伙伴达到200多家,搭建渠道入口超过600个。”罗洪鹏说,公司还拓展了10多个头部产品在头部渠道的独家代理,如腾讯视频、优酷视频、芒果TV、WPS会员、美团外卖券等,并设计推出连续包月的联合产品,持续发展积累付费用户,“公司在数字商品供应链整合、渠道拓展和联合产品及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规模优势,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一方面,数字商品综合运营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益和内生驱动力,来驱动公司业务的扩展;另一方面,各行业客户逐渐从单一的线下模式,转变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从原来单一平台模式逐渐向行业客户垂直化变化,与生活相关的各种服务将全面线上化、权益化,将为公司的虚拟商品综合运营业务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罗洪鹏表示,数字商品属于数字经济范畴,具有每年数千亿的市场空间,蜂助手还有巨大发展和增长空间。公司未来会将虚拟化商品标准化地输出给行业客户,也会拓展更多的资源,挖掘更多新的行业客户,在助力、赋能行业客户完成其经营考核指标的同时,实现自身收入和价值的增长。

  强化两大业务方向研发投入

  “由于公司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的蓬勃发展,给蜂助手发展科技类业务奠定了经济基础和互联网资源保障。”罗洪鹏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公司紧抓每一次互联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来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

  2016年,随着运营商先后启动物联网网络建设和全面商用,蜂助手开启了物联网流量运营和解决方案板块,为物联网相关场景(家庭、行业等)提供无线接入、无线宽带组网、硬件方案、场景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从2019年开始,公司又提前布局移动通信5G算力网络运营,开启了云终端产品研发和算力运营板块。

  “物联网流量运营和解决方案业务是近三年公司规模增收和盈利的抓手型业务,也为公司向算网一体化的科技方向发展奠定网络运营基础。”罗洪鹏表示,云终端产品研发和算力运营则是以云终端技术和产品研发为基础的科技型业务,通过提供端到端的云终端技术解决方案,研发基于云终端技术的2B/2C应用,为公司营收和盈利增长奠定基础。

  目前,蜂助手的物联网业务发展迅速,产品研发创新、运营能力及场景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全方位提高,创新推出5G盒子、随身WiFi等系列硬件产品及超窄带UNB物联网专网技术方案、公务用车智能化运营管理解决方案等物联网IoT解决方案。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物联网流量运营和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552.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1.34%。

  “公司希望通过‘流量运营产品、硬件方案和场景解决方案’等产品模式,持续提升物联网连接智能终端数量规模和市场份额,在未来2年到3年内发展成为国内物联网IoT流量运营的龙头企业。”罗洪鹏表示。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蜂助手云终端产品研发和算力运营板块2023年度收入增长显著,全年营收达到2449.04万元,同比增长684.13%。

  “公司云终端架构于华为ARM架构的鲲鹏服务器之上,针对运营商,面向C端用户,由华为云统一提供高级云手机服务;针对垂直行业B端用户,公司基于云手机底层技术,研发了‘工作云手机、云柜台、云应用’三大核心产品,致力打造云终端产品体系。”罗洪鹏介绍,公司也是华为云云终端的核心服务提供商。未来随着更多的5G生态培育商业模式落地,公司的云终端研发技术可以支撑并开展内容预装和运营,包括“长视频、游戏、教育、工具类”等应用。

  “随着5G应用的推广和发展,运营商云手机品牌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快算力运营及商业化的进程,公司在云终端上的技术能力将进一步得以体现,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罗洪鹏自信地表示,公司将持续把云终端技术与5G的不同生态融合,提升公司在5G生态应用中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未来5年内发展成为国内在云终端技术研发及运营方向上具有技术储备及先发优势的重要企业之一。

  “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势如破竹。我们相信,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无线代替有线与算力上云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他表示,公司将物联网与云终端板块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行融合模式创新,强化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建立核心竞争力,打造公司业务“护城河”。

  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7月18日,在罗洪鹏公布2024年第二次增持计划的同时,蜂助手还披露了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公司拟向95名激励对象授予总计203.5万股,其中首次授予数量170万股,预留授予33.5万股,最终授予登记完成数量以公司发出首次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各年度的业绩考核指标为:以2023年为基准,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0%且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0%且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0%。

  “虽然股票激励设置的业绩考核标准较高,但公司有信心完成。”罗洪鹏告诉记者,他的信心主要源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市场潜力与行业趋势充满信心。“随着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数字商品已经成为数字消费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加上行业应用‘拉新、促活、提升营收’的强烈需求,所以基于行业渠道的数字商品综合运营市场空间巨大,物联网在各行业领域覆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云终端企业的数量和云终端的普及率都将迎来新的增长期,云终端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其次是对公司业务及公司核心竞争力充满信心。数字商品综合运营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内生驱动力及品牌价值会让该业务板块继续增长,物联网板块业务也会因各行业物联网化进程的加快而出现较多发展机会,云终端及算力运营业务的应用产品体系已经打造并成功应用于头部运营商2C市场和行业市场。

  最后是对公司团队实力和人才储备充满信心。2023年,蜂助手员工总数为438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为50.46%,研发人员本科以上占比达90%。与此同时,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大部分深耕行业十余年,对移动通信及互联网行业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回顾公司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基本上踩准了每一次行业发展的脉搏,凭借的就是管理团队的专业眼光,能够看到市场发展的前景,然后进行研发投入。”罗洪鹏自豪地说,公司历来重视人才和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5860.36万元,同比增长53.15%。“2024年公司会在研发方面持续增加投入,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以科技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

  罗洪鹏所说的新业务领域是指,当下AI大模型产业迅猛发展,蜂助手已经围绕主营业务开展基于AI大模型的场景应用探索。“公司已经积极部署面向客户使用场景的AI应用,在云手机、5G盒子、数字商品智能营销等领域均有AI能力的相关规划和研发。”

  采访行将结束,罗洪鹏表示,蜂助手的定位已经从“数字商品综合运营提供商”进化成为“生活+科技”创新型软件科技企业,各业务板块战略举措更加丰富、深化和清晰。在此基础上,公司会着力推动各板块业务的协同融合,比如生活大会员可以实现数字商品综合运营和物联网盒子的融合服务,算力智能调度及算力中心将物联网融合调度和云终端算力运营相结合,从而构建“云网一体化、算网一体化”生态,为更广泛的客户场景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记者 王兴亮 广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