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045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总量的比重从2019年的95.5%增长为96.4%,其中,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27.3万户。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近些年,我国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合规经营、转型升级,同时针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性政策也多次发布。如今,这些政策举措的效用正逐渐体现。”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占经营主体比重稳步提升。从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分别从2019年的95.9%、91.9%、92.4%演化至96.1%、94.4%、92.4%。从2019年以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看,均在九成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90.2%、高技术服务业占93.3%、四新经济占93.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94.6%,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灵活性强,在科技创新中往往具有直面市场竞争和善于应用转化等优势。民营企业已经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其仍然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此外,公共服务相关的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逐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趋好。从2024年5月份各行业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占比看,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从66.4%升至6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从95.89%升至97.2%,金融业占比从39.1%升至40.4%。
民营经营发展还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性。2024年第一季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2.5万亿元、7.4万亿元、2.6万亿元,总量超过全国的41.9%,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与之对应,截至2024年5月份,天津、河北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分别为97.1%、96.7%,浙江、江苏、安徽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分别为96.9%、96.2%、96.4%,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6.7%。除安徽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江苏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报记者 寇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