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重拾升势,沪指收复3900点整数关口。截止收盘,沪指涨1.22%,收报3912.21点;深证成指涨1.73%,收报13118.75点;创业板指涨2.36%,收报3025.87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0729亿,较昨日大幅缩量5034亿。

%20%20%20

%20%20

  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汽车整车航空机场电网设备化学制药汽车零部件电机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电源设备板块涨幅居前,仅航运港口小金属板块逆市下跌。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4300只,逾80只股票涨停。机场航运板块震荡拉升,华夏航空涨停。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表现活跃,四方股份京泉华4天2板。

  机器人概念股午后爆发,五洲新春三花智控等十余股涨停。

  创新药板块拉升,昂利康联环药业等封板。

图片

  汽车整车股大涨,中通客车海马汽车涨停。

图片

  光刻机概念股延续调整,新莱应材跌超10%。

图片

  行业资金流向:25.80亿净流入化学制药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化学制药消费电子电子元件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化学制药净流入25.80亿。

  净流出方面,半导体小金属专用设备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半导体净流出36.28亿元。

  今日要闻

  人民币发出重大信号 升值窗口开启?中国资产迎来大利好!

  人民币发出重大信号!今天早上,人民币中间价升至7.10元强方,为去年11月来首次。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95,上调26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1021,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7.1411。随后,离岸人民币直线拉升。与此同时,权益类资产今天亦迎来全面反弹。

  国家统计局:9月CPI同比下降0.3% PPI同比下降2.3%

  2025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4.4%,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0.8%,服务价格上涨0.6%。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2025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继续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

  凌晨!美联储降息大消息!鲍威尔重磅发声

  北京时间10月15日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尽管政府关门影响了对经济的判断,仍保留了本月降息的可能性。他还透露,美联储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行动。

  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EDA设计软件

  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在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上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原理图和PCB)设计软件。启云方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重要指标方面达业界一流水平,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产品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40%。

  净申购额超560亿元!大量资金借道ETF入市

  在近日震荡行情中,大量资金借道权益类ETF入市,两个交易日净申购额就超过560亿元。近期新发的ETF,成立不久也立即将仓位打满。与此同时,基金公司频频出手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AI陪伴技术升级与玩法融合催生商业机会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看好AI在陪伴、互动与娱乐等多元场景的落地潜力,其中AI陪伴是最具想象空间的方向之一。AI正推动陪伴应用在情感交互、剧情玩法与具身化体验上持续演进,并有望通过长时记忆、多模态与个性化推荐的突破,显著提升用户粘性与付费潜力。我们认为我国头部厂商将在模型与内容生态的支撑下,率先实现商业化验证,并在用户留存、付费转化和场景延伸方面积累优势,驱动行业加速成长。

  国金证券:北上资金的反复可能阶段成为市场交易层面的扰动

  国金证券指出,市场交易热度回升,上证50、沪深300、科创50等指数的波动率均回升,其他主要宽基指数则均回落。节后两融与个人ETF重新成为了市场的主要增量资金,而北上资金的反复可能阶段成为市场交易层面的扰动,后续关注两融回补的持续性。

  银河证券:北交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随着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新股发行的稳步推进和更多并购重组项目落地,北交所的交投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交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对于2025年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推荐两个主要方向:1)自上而下聚焦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关注布局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消费等新兴行业,商业模式及主要产品在A股市场具有“稀缺”属性的公司;2)自下而上基于财务指标筛选,关注业绩增速高、研发投入强、产能释放潜力大、成长性较强的公司。

  中信建投:重视钴和稀土的战略配置机遇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重视钴和稀土的战略配置机遇。刚果(金)钴出口企业配额细节落地,洛阳钼业嘉能可、欧亚资源配额占比前三,分别为35.9%、27.3%和21.6%。其他中资企业获得较多配额的有中色集团、盛屯矿业华友钴业北方矿业等。2026和2027年的配额总量均为9.66万吨,其中包括8.70万吨的基础配额分给各个生产企业,0.96万吨的战略配额。该配额制下,仅有约44%产量可以出口,减量超10万吨。按照2024年27万吨供给、23万吨需求估算,市场将从过剩约7万吨走向短缺约3万吨,钴价中枢或继续上移。商务部连发四文强化稀土出口管制,增加5类中重稀土出口管控,增加全产业链条设备、技术、原辅材料出口管制,并对海外军事及高端半导体需求进行管制,稀土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