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消费市场分化的一年,传统消费品类增长乏力,而以情感连接、文化认同和沉浸体验为特征的“情绪消费”逆势爆发。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逻辑开始发生变化,品牌与用户的连接超越单纯的功能满足,转向更深层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近日,国内科技护肤品牌敷尔佳与国风文化IP「赴山海」的跨界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双方联动推出了联名晴雨伞、限定发箍、帆布袋等多款周边产品,并通过一场沉浸式快闪活动,将武侠美学与护肤哲学巧妙融合,成功以实物载体撬动品牌的情感价值升维。
作为土生土长的专业皮肤护理品牌,敷尔佳深谙Z世代消费者「为热爱买单」的消费逻辑。当周边产品被赋予文化内涵与情感温度,其价值便不再局限于实用功能,而是升华为一种身份标识与圈层认同。
敷尔佳在北外滩来福士的「赴山海」主题快闪店,进一步将周边产品的情感价值具象化。实景搭建的江湖场景中,山水屏风、竹影灯盏、留言墙与换装区共同构成一个沉浸式叙事空间。游客在此可提笔留下江湖寄语,可身着侠服装扮角色,还可通过互动游戏赢取周边礼品。这种「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体验设计,让品牌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情感记忆。
这种叙事转换的背后,是敷尔佳对Z世代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当代年轻人追求的不仅是产品的功效,更是产品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与圈层归属。当一位用户背着"赴山海"联名帆布袋穿行于都市,她不仅在展示实用物品,更在宣告自己对某种美学风格与生活哲学的认同。而敷尔佳通过联名设计,成功将品牌符号嵌入这种文化认同的构建过程。
不难看出,敷尔佳与「赴山海」的合作,并非简单的流量置换或logo叠加,而是基于精神内核的高度契合。「赴山海」倡导的「直面挑战、从容前行」的江湖态度,与敷尔佳「修护肌肤亦如修心」的品牌哲学形成共振。联名周边作为这种共振的物化呈现,既放大了IP的文化感染力,也强化了品牌的价值穿透力。
从行业视角看,此次合作反映了国货品牌的进阶路径:通过与文化IP的深度绑定,将产品功能诉求转化为情感价值主张。当用户手持联名晴雨伞,或背着主题帆布袋出行时,他们不仅是产品的使用者,更成为品牌文化的传播者。
周边经济的本质,是品牌与用户关系的重新定义。敷尔佳通过此次联名,成功将一次性消费行为转化为持续的情感连接。限量发售的稀缺性、IP赋能的文化性,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情感价值循环。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以情感为核心的运营模式,有助于品牌在激烈同质化竞争中构建护城河。当用户因为认同「江湖精神」而选择敷尔佳时,品牌便从可替代的功能提供商,蜕变为不可替代的情感共同体。
敷尔佳此次跨界的影响力,远不止于短期销量或声量提升,更预示着科技品牌叙事范式的革命性转变。
其一,从"成分语言"到"文化语言"的转型。过去护肤品牌热衷于讲成分故事,而敷尔佳通过"侠气美学"的包装,将科技力转化为用户更容易共鸣的情感价值。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当粉丝为江湖侠气美学买单时,他们消费的已不仅是化学成分,更是一种文化身份。
其二,从"单向传播"到"共创叙事"的进化。通过UGC征集、快闪互动等设计,敷尔佳将用户转化为品牌故事的共同书写者。当用户用面膜创作转场视频、在社交平台分享侠客造型时,他们实际上已成为品牌叙事网络中的活性节点。
其三,国货品牌的文化自信觉醒。敷尔佳与「赴山海」的合作,展现了国货品牌不再盲目追随西方美学范式,而是扎根传统文化寻找灵感。这种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正是国牌能否真正走向高端化的关键所在。
一把晴雨伞,可遮现实风雨,亦可载江湖远志;一款帆布袋,可容日常琐碎,亦可纳山海情怀。敷尔佳与「赴山海」的这次合作,以周边产品为支点,撬动了品牌情感价值的巨大势能。在消费主义喧嚣的时代,或许唯有那些真正触及用户精神世界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赴一场长久相伴的山海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