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域SaaS赛道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小鹅通凭借与腾讯的深度关联及业务扩张,近年营收实现稳步增长,2022-2024年营收从2.99亿元增至5.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2%,2024年更是实现经调整净利润6600万元,成功扭亏,同时以2024年收益计算,成为中国最大的交互型私域运营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占有率约10%。亮眼成绩下,小鹅通启动港股IPO,但深入分析可见,其财务健康度与合规管理方面的问题,仍为上市之路埋下隐患。

  财务层面,小鹅通虽呈现“高增长+亏损收窄”特征,却难掩财务结构的短板。从盈利持续性来看,2022-2024年期内亏损分别为3400万元、3705万元、1508万元,2025年上半年仍有582.4万元亏损,三年半累计亏损近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的盈利态势尚未完全稳固。更关键的是流动性压力显著,2022-2025年上半年,流动负债总额始终维持在22亿元以上,2025年上半年达24.18亿元,而流动资产仅5.8亿元,流动负债净额持续为负。且流动负债结构中,可换股可赎回优先股占比极高,2025年上半年该部分占流动负债总额的74%,这类负债不仅需按约定支付股息,增加财务成本,还存在触发强制赎回的风险,进一步加剧短期偿债压力。此外,成本端依赖问题突出,2022-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比例从61.8%升至66.9%,其中腾讯作为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长期维持在39.2%-47.6%,过高的供应商依赖导致成本议价能力薄弱,若供应商调整合作政策或提高价格,将直接影响运营稳定性与利润空间。

  合规风险则是小鹅通IPO进程中的另一大挑战。作为私域运营解决方案平台,小鹅通对入驻商户的资质审核与内容监管存在明显漏洞。2023年,因未尽平台义务,放任平台内商户存在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小鹅通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5万元罚款;2024年,平台上接连出现商户问题,既有宣称“一针治癌”“念数字包治百病”的虚假中医培训课程,也有借助平台售卖股票分析课程、实施非法荐股的情况,涉事人员被广东证监局罚款超450万元,而小鹅通因监管失职,频繁登上消费者投诉榜单,“电诉宝”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小鹅通在数字零售服务商投诉中排名靠前,“资料不符拒不退款”“课程质量差”等问题频发。尽管小鹅通表示已加强合规管理,推出“行业数字化教练”并引入AI技术提升监管效率,但从实际案例来看,其合规体系未能跟上业务扩张速度,尤其在私域直播成为业务重心后,保健品、健康课程等对资质审核要求更高的领域,监管漏洞仍未彻底填补。

  随着《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趋严,以及港股市场对企业合规性与财务健康度的严格要求,小鹅通若想顺利完成IPO,还需在优化财务结构、强化合规管理上持续发力,方能更好地获得资本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