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的乘锋创新工作室,是在成都地铁乘务核心技术研发组的基础上创建而成,是乘务一线的创新高地与人才培养的基地。工作室以“培养技能人才、传承工匠精神”为宗旨,以“专业、专注、创新”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乘务人才的孵化器、技术创新的试验田、运营效能的助推器”,为轨道线网的安全高效运营注入强劲动能。

image.png

  薪火相传育英才,匠心筑梦锻精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徒者,勤学善思笃行。”乘锋创新工作室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开创“一师带多徒、一徒从多师”的双向传承机制——成员间互授绝活、共享经验,将“独门技艺”转化为“通用本领”,将“个体经验”转变为“团队财富”。这种“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使工作室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image.png

  迄今为止,工作室已培养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10人,获得国家、省市、公司级奖项共计124项,他们从“新手”到“能手”,从“骨干”到“尖兵”,人才梯队的茁壮成长,正是工作室“以技育人、以人强基”理念的生动体现。

  创新驱动破难题,科技赋能提质效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效能是创新的落点。”工作室聚焦乘务生产中的痛点,深入技术攻坚,以“小发明、小创造”解决大难题,推动4项核心技术研发落地,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乘务专业综合测评分析系统,通过声、光、屏联动技术,高度还原故障场景,填补了“未见过故障”的培训空白,同时开发了《列车常见故障模拟》《特殊天气行车组织模拟》等100余套定制化课程,使培训从“纸上谈兵”变为“实战演练”;智能备品系统将司机出退勤备品借还时间从5分钟压缩至20秒,实现“无人化管理”;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将司机培训数据分析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3分钟,使乘务管理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接车语音播报系统通过音画双向提醒,将司机漏乘、错乘等违章行为发生率大幅降低。

  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盆景”,而是生产一线的“战旗”。从4人攻关小组到45人创新矩阵,乘锋创新工作室始终秉持“让创新触手可及”的理念,将每个技术突破转化为看得见的安全提升、摸得着的效率增长,真正实现创新从实践中来,成果到生产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