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人类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关于酒的历史大约有四千多年,从最初浑浊寡淡的浊酒,到如今清澈浓郁的白酒,中国人在酒的创造上,创造了一个历史。


截图20230410131616.jpg 

图:窖藏的酒


一、酒的起源

关于酒的起源迄今为止,尚未定论,但民间广为流传的有四种说法:上天造酒说、杜康造酒说、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接下来让中企君给你细细道来:

上天造酒说——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酒星,又称“酒旗星”,古代神学论认为万千星辰各有其主,各司其职掌管着三界不同的事。


截图20230410131626.jpg

图:李白与酒


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有着这样三颗呈一字排开的微弱小星,即为酒星,掌握这颗星辰的是“酒曲星君”,是主管天上人间美酒的星空令旗。古人普遍认为,酒星下凡赐给民间美酒,使用法力将粮食或果实变成酒,这就是为什么果实或者粮食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还产生了神奇的液体,香气轻柔,优雅纯净,就是因为酒星这股神力的控制。出于对酒神的尊敬,民间每次酿酒都必须选择吉日良辰,有庄严的仪式。尽管神学传说可信度不大,但通过古人的种种祭酒仪式来看,就反应出了古时候人们对酒就是无比的喜爱。

杜康造酒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截图20230410131646.jpg

图:酒仙杜康


关于杜康的传说,民间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最让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据说在周朝,有这么一个人叫杜康,因为从小家境贫寒,只好到财主家打工,每天起早贪黑,干最苦最累的活,所以饭量很大。但是财主十分小气,限量供应,于是杜康对米饭十分珍惜,有几天杜康胃口不好,就把没吃完的饭偷偷藏在一个树洞里,用石头将洞口堵住。不料几天后,剩饭变成了香气扑鼻的清水,味道甘美醇厚,这就是酒的来源。

猿猴造酒

众所周知,猿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嗜酒,于是民间常常利用这一弱点捕捉猿猴或者大猩猩,除了嗜酒,猿猴还会酿酒。


截图20230410131115.jpg

图:猿猴酿酒


早在清代就有文人说道:“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花酿酒。”说明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猿猴酿酒,就根据酒的酿造原理,需要酵母菌和果实等条件,而这些在广袤的大自然中都普遍存在,猿猴喜欢藏匿果实的行为,创造了这个条件,因此猿猴酿酒的巧合还是有理可依的。固有“猴儿酒”这一说法,只是这一类酒是可遇不可求的。

仪狄酿酒说

仪狄,夏朝人。是夏禹手下的司酒工匠,《战国策》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钦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根据这段记载,大体意思说这样的:夏禹的女人,令仪狄去监造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做出了美酒给禹品尝,夏禹喝了以后感觉的确很美好,但这位圣明之君担心这有如此诱惑力的美酒会使人沉沦,并说到后世一定会有人因为饮酒无度而误国的君王,因此,不但没有奖励仪狄,反而还疏远了他,从此与美酒绝了缘。

二、规范酒礼 

酒诞生之后,一般用于祭祀,可夏朝之后到了商朝,饮酒之风开始盛行,商朝最后的君主商纣王还搞起酒池肉林,过着荒淫无道的日子。


截图20230410131124.jpg

图:周朝祭祀


商朝亡国后,周朝充分吸取教训,开始对酒严格规范。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发布了史上第一个禁酒令《酒诰》。上面明确规定了什么时候不能喝酒,什么时候能喝,怎么喝。只可惜,到了西周灭亡后的春秋战国时期,迎来礼乐崩坏时代,各国诸侯再度宴饮成风。

三、酿酒普及

夏商周三朝历时大约一千八百年,这一千多年里酿酒主要用曲和蘖作为发酵剂。曲就是发霉的谷物,蘖就是发霉的谷芽,用曲发酵的称之为酒,用蘖发酵的称之为醴。


截图20230410131131.jpg

图:酒曲

 

战国时代结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开始,曲酿酒成为主流,蘖因为酿酒效率低被逐渐淘汰。因酿酒的效率提升,技术经过千年演变也逐渐成熟,秦汉时期酿酒开始流向民间,不少百姓依靠酿私酒为生。


截图20230410131139.jpg

图:文君卖酒


西汉时期的四川邛崃,一位富商的女儿卓文君,因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就与他私奔了,为了维持生计,夫妻俩开了家酒馆,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在后院洗涤酒器。

三、酒品升级

历经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酒的发酵技术迎来大升级。北魏、东魏时期的杰出农学家贾思勰,写了本《齐民要术》,首次系统记录了酿酒的工艺流程,制曲技术等。 


截图20230410131149.jpg

图:竹林七贤饮酒图


酒的品质升级,也就被更多人喜爱,也因此被寄托更多的个人情感。东晋的王羲之就是在酒后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竹林七贤为了躲避政治烦恼进入竹林饮酒作乐。

四、全民饮酒

到了隋唐时期,酒肆文化发达,酒肆遍地开花,夜晚宵禁后大家就跑到酒肆里喝酒娱乐,行酒令开始逐渐兴起。 


截图20230410131158.jpg

图:唐朝酒肆


唐朝基本达到全民饮酒的至高境界,诗人刘禹锡感慨有云:“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酒还催化了无数文学艺术,据统计,现存的四万余首唐诗中,有近七千首跟酒有关,杜甫贡献了其中的三百首。  宋朝时期,私酿酒已经非常发达,苏轼就是一个私家酿酒的高手,自己还写了本《东坡酒经》。不过私酿酒品质始终比不上官酿酒,但胜在便宜,凑合着能喝。       

五、烧酒时代   

在蒸馏酒出现之前,古人们喝的酒基本为米酒,依据酒精度分为高档黄色酒、中档绿色酒和低档浊酒。随着酿酒技术的成熟才从度数低的浊酒逐渐向黄酒过度。  元朝时期中国酒迎来最重要的转折点,由于疆域的扩大以及与西方交流,引进了蒸馏酒酿造法,并与谷物酒结合,酿造出清澈浓郁的烧酒,让传统的发酵酒行业为之震动。 


截图20230410131208.jpg

图:清澈的烧酒


宋朝以前“烧酒”是指用加热的方法,即对发酵酒进行灭活杀菌;元朝以后烧酒普遍指蒸馏酒,但其中既有葡萄烧酒,亦有谷物蒸馏酒;明朝以后“烧酒”二字才专指谷物蒸馏酒。

六、高粱酒时代 

明清时期为了治理水患,朝廷下令广种高粱。高粱生命力顽强,耐种,缺点就是难吃,但用来酿造烈酒却十分合适,于是酿造烧酒的原料逐渐由大米转变为高粱。 


截图20230410131215.jpg

图:高粱酒


虽然高粱酒早已在元朝诞生,明清时期开始普及,但一直到民国之前都没成为主流。因为历经数千年传承的传统米酒(黄酒)已是霸主级别的存在,尤其在江浙等富庶的地区,花雕酒、女儿红、状元红等米酒都是主流。烧酒反而在相对贫乏的地区更受老百姓爱戴。经过蒸馏后的高粱酒,酒精浓度得到提纯,更具刺激性,可以提神,暖身效果也更佳,易保存,有很高的性价比。

七、白酒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曾经的私营酿酒作坊统统收归国有,纷纷组建成地方酿酒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白酒已经形成而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不过需要注意区分,古代的“白酒”是指米酒,近代之前,中国白酒有很多称谓,曾经采用工艺、形态、原料或颜色等多种方式来命名,或称火酒、酒露、汗酒、气酒、烧酒、烧刀、白干,其中“烧酒”名称使用者最多。


截图20230410131229.jpg 

图:现代白酒


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将谷物蒸馏酒定义为白酒,以颜色标识来划分的酒类产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行业标准化用语,与古代的蒸馏酒名称并不是一个概念。 

中国的白酒,是粮谷的极致转化,是天地人和、天人共酿温暖人的一杯佳酿。经过四千多年的发展,酒的文化已经牢牢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里。每逢喜事与佳节,必有一瓶醉人的好酒,没有酒,也许就没有如此让人沉醉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