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83家德资企业,其中25家隐形冠军企业,48家智能制造企业;总投资45亿欧元;年工业总产值预计达300亿元……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以北京中德产业园为主体,设立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一年来,产业园瞄准“3+1”产业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数字经济三个主导产业,先进制造服务业一个支撑产业谋篇布局,在机制模式、产业政策、配套环境、合作路径等方面推进创新引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对外产业合作开放新型平台。

  一个新兴产业园何以在一年间吸引众多德企纷至沓来?全国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将发挥怎样的示范作用?未来北京中德产业园将如何孕育更多促进中德企业发展合作、实现共赢的新机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进北京中德产业园。


1211698703_16678604826301n.jpg

图为北京中德产业园。(受访者供图)

  因时“制”宜 打造先进制造合作新平台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侧的北京中德大厦内,一幅未来工厂场景展现在人们眼前:在无线充电、5G、工业互联网等先进科技的赋能下,机械臂从物料架取货、AGV小车自动运输、多组生产模块几乎同时自行移动组成生产不同产品的柔性产线……

  这个未来工厂位于北京中德产业园内的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代表了全球智能制造顶尖水平。前来这里“取经”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当前制造业正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设备咨询诊断必须先行,才能‘对症下药’。”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负责人林丽华告诉记者,北京中德产业园所在的顺义区制造业发达,汽车产业转型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许多车间虽然设备先进,但设备间存在信息系统孤岛,距离建成数字化车间还差‘临门一脚’。”

  自2021年建成以来,由产业园管委会组队,博世创新中心已经服务区内企业40多家,累计投入专家力量近900人次,推动重点制造业企业的新增智能制造投资超2.5亿元。

  今年6月,在北京中德产业园北区的北京奔驰顺义工厂,第400万辆中国产梅赛德斯-奔驰汽车下线,这是首款基于EVA纯电平台正向研发的全新EQE,奔驰“全面电动”战略加速落地。

  中德两国企业在北京的经济技术合作由来已久,从1983年第一家德国企业奔驰入驻北京开始,已经有超500家德资企业聚集北京,有宝马、西门子这样跨国公司,也有威乐水泵等专注于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

  为了更好地发挥北京在全国市场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地服务来投资的企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以北京中德产业园为主体设立的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于2021年正式挂牌。一年来,示范区坚持平等互利、务实合作,不断丰富支持政策,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国家级对德合作平台。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葛兴福认为,中国的数字产业有很大的优势,德国在汽车制造等领域具有优势,可以说中国和德国是智能制造的“黄金搭档”。中德产业园是非常好的平台,将在两国企业进行更多合作、知识共享中发挥桥梁作用。

  北京顺义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晓俊表示,目前,北京中德产业园国际化配套服务和环境设施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在全面推进,正在成为德企创新发展的理想之地。“我们将一如既往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为德方企业和人才在顺义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研精毕“智” 集聚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

  负重、转动、定位……走进产业园北区的思灵机器人公司厂房内,几十台机械臂正上下“飞舞”,在有限的空间内有序来回穿梭。借助人工智能算法,机械臂把薄薄的一层膜传递过来的受力数据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反馈到执行的“手”上,海量数据反馈后自主进行优化。

  “目前超千台机器人已在实际应用,公司订单、出货量和收入方面均大幅增长,市场反响良好。”思灵机器人副总经理陈尉说。

  面对百年变局和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国际间企业合作如何突破困局?北京中德产业园与驻区德企一同探索,抓住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孕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契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层次合作中激发出新的增长动能,推动中德经济技术和产业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中国德国商会董事刘泽思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低碳减排,并制定了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德国企业对此给予高度关注。今年发布的在华德企商业信心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半在华德企将中国“双碳”目标视为商机,很多企业开始致力于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产品和服务。

  昔日杂草丛生、锈迹斑斑的闲置工厂,如今摇身变成全球最先进的合成生物生产线之一。作为落地北京中德产业园的新兴企业之一,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对产业园北区9300平方米老旧厂房改造升级完成,建成一座年产千吨级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智能示范生产线,第一批产品正式下线。

  微生物合成的生物聚酯PHA被称为“可降解生物塑料”,由“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在水中合成,在替代石化材料上被寄予厚望。

  微构工场创始人、清华大学教授陈国强介绍,制造PHA需要消耗大量淡水和能量,科学家一直想利用废弃物资源代替玉米等传统碳源,但难点在于处理废弃有机质中含有不少氮和磷,如果没有充分利用消耗完,易产生新的污染物。处理废水时,需消耗一些碳源,碳源的精准控制是前提条件,PHA则是理想可控碳源材料。

  于是,北京中德产业园内,以污水处理技术和有机固废资源化技术见长的德企恩格拜公司与微构工场公司“一拍即合”。微构工场团队通过“超级细胞工厂”搭建新菌群,利用恩格拜团队处理的废弃有机质转化为PHA材料;恩格拜团队则利用PHA进行水污染处理,生产废水处理后变成纯净水和营养盐水,还为新一代细胞生长持续提供水源。

  携手共赢 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环境

  今年是北京菲斯曼供热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安伟杰在中国生活的第九个年头,在柏林长大的安伟杰,因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从高中毕业便开始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随着能源局势变化及冬季降临,欧洲市场上存在较大的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菲斯曼研发设计了多款新技术、低耗能制暖产品,相关产品已陆续投放德国及欧洲市场。菲斯曼已提出一揽子提升计划:计划增资建设IT/IOT研发中心以及能源展示中心,进一步扩大北京中德产业园工厂产能,辐射全球120个销售分公司。

  如今,菲斯曼在中国设立40人研发中心,只有一名是德国人,其他都是在中国聘用的年轻人才。“这也是菲斯曼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大目标。”安伟杰说,在保持质量高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将越来越本土化。

  北京中德产业园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8平方公里,已建成300万平方米写字楼,未来地铁R4线在南区开设站点;北区12平方公里,4000余亩产业用地可集中智能制造、绿色智造,正在加快中德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建设……“我相信持续完善的基础设施未来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这里。”安伟杰说。

  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再度成为德国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是中国连续第六年位居德国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全年,两国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5.1%。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认为,维护和发展中德友好关系,促进两国企业深度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为世界注入更多和平、稳定和发展的正能量。

  在德国商业环境中,协会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产业园一改“管委会+开发公司”传统模式,在全球遴选市场化运营团队,成立北京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发挥协会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法官工作站、国际顶尖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作用,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法律等服务,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服务体系与营商环境。

  目前,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初步成形,梳理投资便利化、研发创新、金融发展等领域20余项政策,在市场准入、商事制度、知识产权等方面推动形成了13项改革举措,着力完善产业政策,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

  “我们将充分发挥示范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完善产业人才资金的保障,打造全要素高品质的产业服务体系,提高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水平,不断拓展经济技术合作路径,与德企共建产业体系,共享发展成果,共赢美好未来。”顺义区委书记高朋说。(记者 李德欣 陈旭 李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