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ID:zgtrend)| 梁有理
深圳,又放出了大招。
8月,国务院印发重磅文件《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赋予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新内涵、新使命。
两个月后,香港发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信号极为积极。
深港融合,进入一个新阶段,给这座“先行示范区”的明星城市,带来世界级的机遇。
同时,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深圳正在频频落子,布局一系列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大领域:
一是将消费辐射力推动至世界级水平。深圳正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计划打造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
这对改革开放崛起的小渔村来说,无疑是个高光时刻。
二是将服务经济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
这也是一次巨大的蜕变。要知道,深圳向来以“制造强市”、“科创之城”著称,而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其经济发展新引擎,为城市腾飞插上新的翅膀。
这些重大机遇,将花落谁家?
我们先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说起。
当下,在消费、投资、出口“三匹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发受到重视。
在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下,我国打造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方面是国内产业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双循环”战略的关键步骤。
可以说,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其实,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并没有包括深圳。而是“四大直辖市+广州”的格局。
但深圳怎么可能错过如此巨大的风口?
这座从来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城市,很快做出了自己大手笔的布置。
事实上,从消费实力来看,深圳是争夺此项桂冠的超级选手,其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国前五。
2023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近日,更是公布《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重点打造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
至此,深圳的“野望”已经浮出水面:
“商圈”作为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落地实施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核心角色。
智谷趋势观察到,在深圳的规划中,“罗湖核心商圈”被放在率先重点建设的世界级地标商圈之首,信号很不寻常。
为什么是罗湖?
首先要从“世界级商圈”的内涵说起,它绝不是打造几个高端商场、街区就能实现的,必须具备超越城市的辐射能力,成为城市的“门面”。
例如,纽约的老牌商圈第五大道,不仅是商业、商务中心,还有云集着9座博物馆的博物馆一英里,以及世界级的戏剧中心百老汇,是城市的文旅中心。此外,这里还是代表纽约科技创新“硅巷”的新起点。
可以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语境下的核心区,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圈概念,不仅要有带动消费的基本功,还要有发展其他服务业的硬实力。
这样一来,罗湖的核心竞争优势就被凸显出来了。
纵观国际级消费目的地,无一不是消费资源的聚集地、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国际知名消费核心区通常需要拥有不低于100万平方米的优质商业,且高端品牌入驻率达到50%以上。
深圳的"老牌"消费大区,那必须要看罗湖。
罗湖目前的商业体量超过百万平方米,中高端的优质商业体也有不少,不仅包含了深圳第一个高端商场深圳万象城,还拥有金光华广场、KK MALL、茂业百货、太阳百货4大中高端商场等,这批项目都运营超10年,也带动了巨大的“首店效应”。
近三年,罗湖区共计引进142家品牌首店,占据深圳市16.4%品牌市场份额;未来三年还将新引进首店品牌100家。
位于罗湖区的深圳万象城更是高端商业的标杆,目前正进阶成为国内奢侈品牌最多、业绩体量最大的消费购物中心之一。
此外,罗湖还有极为独特的优势。
罗湖具备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底蕴,是深圳“改革开放第一区”,而有300多年历史的东门,是深圳商业发源地和深圳商业文化独特代表。
日积月累形成的老商圈街区,塑造出城市独特的“烟火气”,成为当下的稀缺资源,也是老商圈代表城市文化的优势。
像日本大阪的老商圈心斋桥,在面对大阪站、难波公园两大新商圈崛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城市核心商圈的地位。
所有的国际级购物目的地,几乎都是旅游消费的地标,东京六本木、巴黎老佛爷、纽约梅西百货无不如此。
换言之,世界级的购物目的地,不仅满足在地客群的消费,而且具备消化旅客消费的能力,站位国际都市的商业名片上,成为跨境、异国旅客旅途的消费第一站。
罗湖是天然的枢纽城区,南北双高铁,并有高密度轨道交通覆盖;其一区之内拥有三大口岸,通关量占深港总通关量45%,过关人次全市第一。
罗湖还是深港跨境消费的重镇。一个数据可以印证罗湖对跨境旅客的消费“截留”能力:港人来深消费金额中,罗湖区占比超四成,交易量全市第一。
正因如此,罗湖有实力成为提升深圳的国际消费辐射力,打造世界级商圈的一员先锋猛将。
罗湖也已经铆足了干劲,谋求新的突破。
在最近举办的招商大会上,罗湖区宣布实施《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罗湖打造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潮流集散地,一口气推出五大消费街区——
东门活力时尚消费街区,带动潮牌、潮玩等年轻时尚消费,打造国潮出海的桥头堡;
蔡屋围国际高端消费街区,集聚国际高端品牌体验式旗舰店,建设全球高端要素集散地;
人民南深港融合消费街区,打造深港消费创新融合试点,建设深港消费双向流通的试验区;
水贝黄金珠宝消费街区,推动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建设,打造国际珠宝消费的定盘星;
笋岗家文化主题消费街区,打造一站式汽车服务基地,推动家居、艺术品牌集聚,建设海外消费回流的第一站。
预计到2026年,罗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200亿元。
如果说深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罗湖带来了新风口,那么深港融合就是罗湖的另一张“王牌”,让它乘风破浪。
今年以来,反向代购、深港联游、港车北上……一系列关于深港“双向奔赴”话题频频被刷上热搜,表明内地与香港彼此交融不断加深。
10月30日,香港发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意味着这一万众瞩目的区域战略部署开始从规划走向全面加速落实。
不以行政界线为约束的“北部都会区”,相当于在香港和深圳之间再造了一座小型都市圈,形成“两城三圈”的布局。
深圳和香港加起来面积仅是上海的一半、北京的五分之一,而两地的GDP、资金总量都超过京沪,是我国各种生产要素最密集的地方。
深港双城,强强联手,有望超越北京、上海都市圈,成为中国第一超大城市。
而且,深港都是全球一线城市,这种超强都市圈的组合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堪称全球顶级爆点。
深港融合的“前哨”,恰恰也在罗湖。
作为深圳最早开放的城区,罗湖是深港连接的“情感码头”,是深圳“港味”最足的城区。
罗湖也打得一手好“深港牌”。早在2017年,罗湖便率先提出将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连片开发,现如今更大力推动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强化深港两地的交流合作,深港合作空间大大提升。
智谷趋势注意到,香港将北部都会区划分成四大区域,其中,占地最广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与罗湖正面衔接。
这个区域“坐拥三个口岸优势,带动商贸及产业发展”,享有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三个口岸的“地利”,既为内地游客提供便利的南下商贸服务,又侧重于整合原有区域的传统优势,并探索发展新兴产业。
依托口岸经济,深港双城本身就有“双向奔赴”的天然吸引力。
今年,罗湖提出的第二个发展定位是——“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正是着眼于为双城合作减少障碍、铺平道路,加速激发“顶级都市圈”的融合。
事实上,资源如何“链接”和配置,是引领深港融合的重中之重。
罗湖在三大口岸片区划出 9.6万平方公里建设“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作为深港融合的先行启动区,以此作为核心区域推动罗湖全域与北部都会区对接。
对比罗湖、香港两地的行动方案,就会发现,双方的优势产业的衔接度很高——
香港北部都会区“口岸商贸及产业区”的强势产业有:
跨境商贸、现代物流、特色冻链、现代农业禽畜业、现代房屋建造业,以及新兴产业如食品科技、绿色环境产业、先进建造业等。
而罗湖的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将重点打造的强势产业有:
以文锦渡跨境商务区为重点的商业服务、以消费金融和跨境金融为亮点的金融业、休闲消费、以莲塘/香园围口岸生鲜货物运输通道为依托的食品科技产业、以莲塘综合性口岸为重点的现代物流。
两者可以携手发展、跨境互通的领域,非常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罗湖还提出要利用过境土地B1地块,打造跨境金融、国际贸易、生命健康等产业方向的合作示范园区。目前B1 地块尚未进入香港决策和规划视野,而随着罗湖加强对B1地块的推介,未来发展颇具想象空间。
不仅仅是产业。《罗湖深港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强化一系列产业、规则、要素的双城“链接”。
罗湖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信用试点,截至目前办理跨境信用卡近千张,贷款申请近30亿,并在公立医院试点开通香港医疗商业保险直赔服务。与此同时,罗湖还在探索协同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强深港知识产权执法协作,保障跨境商事主体合法权益等。
据悉,罗湖正在衔接深圳市内重大平台争取规则适用,深化罗湖与香港在营商环境、民生服务方面的机制对接,着力构建国际化的规则体系。
作为深港融合先行启动区,一直深耕“深港牌”的罗湖,未来发展想象空间更为巨大。
其中,极为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近年来,深圳服务业经济动能显著增强,第三产业增长快于全市经济。深圳计划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
可以说,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深圳“制造业强市”的“最强辅助”。
而罗湖的强势产业,恰好就是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罗湖的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5%,尤其是金融业总资产占全市约1/3,商贸业增加值占全市14%,商务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全市第二,特别是旅游业在全市30强中占19席,聚集了高端服务类企业和人才。
这就引出了罗湖今年提出的第三个发展定位——创建“具有国际市场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打造全球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典范。
围绕这一定位,罗湖提出了一个“世界服务商”培育计划,进一步提升罗湖现代服务业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水平,计划到2026年现代服务业规模将突破2500亿元。为此不仅祭出“抢企”“抢人”大招,还提出了系列量化目标——
打造金融、商贸商务两个超千亿支柱产业;
培育3-5个百亿级十亿级新兴服务产业集群;
总部企业数量突破200家,其中跨国公司总部新增5家;
培育3家以上百亿级平台企业;
税收“亿元楼”达47栋;
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进一步接轨;
……
那么,如何吸引相应的企业和人才聚集?罗湖的方式是推出一系列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罗湖形成了以金融和高端服务业为“抓手”,软件信息和人工智能、大健康、数字创意和文化产业、旅游等若干个细分领域为“支点”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包括“美丽健康八条”、“规划设计咨询十条”、“律师、会计和资产评估十条”等。
什么叫企业的“获得感”?那势必要有真金白银的支持。
例如,罗湖对新引进的金融总部,最高扶持5000万;对新引进的港资商务服务业企业,最高扶持200万;对新引进的,并获认定的软件信息重点企业,最长可连续扶持5年,扶持资金不设上限。
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壮大,给了罗湖更加充足的底气。
这些世界级的机遇,相互勾连和赋能,形成良性循环的“飞轮”,拓展出巨大的想象空间。
很多嗅觉灵敏的企业和“聪明钱”,早已加速行动。
11月23日,罗湖区举办了本年度的招商大会,可以说是高朋满座、名企云集。
总共68个洽谈签约项目、1236亿元意向投资总金额落地罗湖,其中包括世界500强投资项目8个,中国500强投资项目5个,上市公司投资项目10个。有12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涵盖智慧低碳、智能家居、科技医疗、黄金珠宝、战略新兴等多个产业领域。
这已经是罗湖连续第三年举办招商大会。三年来,招商大会的签约金额从833亿元发展到1236亿元,共有49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投资项目落地,吸引47家央企、国企在此布局。
招商引资的水准和质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
罗湖将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凝聚成“三力三区”:
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
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
具有国际市场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这就是为什么说,世界级的机遇,正在密集地“砸”向罗湖——
深圳率先重点建设的两个世界级商圈当中,一是罗湖核心商圈,一是后海-深圳湾商圈;
深圳各区上半年成绩单中,第三产业GDP前三甲分别是,南山、福田和罗湖;
香港北部都会区划分的四大区域,由东至西分别深度对接深圳的沙头角、罗湖、河套、前海等区域。其中,占地最广、拥有口岸最多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与罗湖衔接。
绝对不要小看一个核心城区的引领作用。
当一系列重大利好叠加之时,抓住了时代的风口,传统的中心城区也会迎来腾飞的机遇。罗湖的探索和实践,就是一个绝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