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区西南角,昔日皮革等污染产业的转移地块上,100万平方米的南大数智中心、科研载体、人才社区已拔地而起,15号线丰翔路站TOD、科创之门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吴淞地区,曾经钢花绚烂、纺锭翻飞的老工业区内,180米超高层、150米高楼正加紧建设,与特钢的老烟囱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宝山滨江 。朱嘉奕 摄

10月23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发布会宝山区专场上,宝山区区长高奕奕介绍,宝山正加快推进“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建设,特别是吴淞、南大“两大板块”脱胎换骨,转型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央地合作走出产业转型的“吴淞模式”

吴淞地区是宝山与上海中心城区的交接部位,历史上曾经各色废气“五龙飞舞”,是上海重污染地区之一。伴随整体转型,吴淞创新城成为上海面积最大、条件最好、配套最全的可供成片开发的区域。

有别于增量型开发,吴淞创新城是在已建成的工业区基础上,重新盘活产业用地,区域内300多家企业中近四成是央企,产业转型的各种难点、痛点、堵点,都成了着力突破的创新点。

宝山区创造性提出“企业自主转型+政府局部收储”新模式,积极推动宝武等在地央企、国企科创转型,成为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的主力军。通过“吴淞模式”制约吴淞开发转型的体制机制问题得以破解,这片原来的钢铁热土,正成为一片企业转型蝶变升级示范区。

今年8月,一场转型发展推介会在吴淞创新城举行,宝武集团、东方集团等一大批央企、市属国企积极融入南北转型战略,加大科创转型、二次投资,充分结合自身禀赋优势,分重点、分时序、分模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有效协同各方资源和优势,共同探索出以企业转型为引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高奕奕介绍,宝武集团等在地国企保留的产业地块由企业自主投资建设、导入旗下的专业公司总部和新兴产业,其余地块由市区联合收储并委托上海市属国企上实集团整体开发,目前上实集团已经专门成立了200亿元的开发平台公司,专注于吴淞开发。

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刘继鸣 摄

如今,吴淞创新城内,已有6平方公里实施“市区联合收储+企业自主转型”,一大批功能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宝武2个一平方公里首发项目已先行启动,复旦大学1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已落地投用,183米超高层、上大美院、中央钢铁公园、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已蓄势待发。

裁好“大衣料子” 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

南大智慧城和吴淞创新城一样,都是宝山推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南大板块位于宝山区西南部,中外环之间,紧邻市中心,区域规划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被视为上海城市发展中不可多得的“大衣料子”,那里曾布局着犬牙交错的化工、皮革、仓储企业,是典型的脏乱差“城中村”。

对于转型发展,宝山区对南大板块的开发特别坚定也早有规划。自2012年开始,南大板块“十年磨一剑”,近6平方公里基本拆平、土地整体收储,实现“兜底翻”。

如何把这块“大衣料子”做成“锦衣华服”?宝山区将南大板块规划定位为全球领先、国内典范、生态活力智慧的创新城区。

作为宝山区北转型的重中之重,南大板块以“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为战略目标,聚焦“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及“产城融合创新发展”开发原则,建设“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新标杆、硬核科技集聚新高地、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典范”。

南大指挥部副总指挥、南大开发公司总经理张鹏表示,南大智慧城坚持以科创企业总部为主导,聚焦数字经济、合成生物、科技金融等产业,同步支持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科创产业发展。

中软国际长三角总部、中车资产管理、中核华建上海总部等一批总部项目落地南大;“数智南大”数字经济产业园被认定为上海市第三批特色产业园;上海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南大合成生物产业园正式成立……

此外,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在南大挂牌成立,集成上交所、区内金融机构功能,依托“科创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企业画像库,通过项目路演、专项产融对接活动,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打造科创板硬核科技集成创新的前沿阵地和上市储备基地。

如今,站在南大智慧城百米高的“双子塔”俯瞰下去,塔吊林立,科创之门、南大中央公园、数智绿洲一期、二期、金地草莓社区等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端一座城”的智慧城正在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