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作为湖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以外向型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保税加工、保税贸易、跨境电商等业态为引领,推动高质量“走出去”,打造出更加开放、更具韧性的产业链条。

  平台“起跳”打通双循环

  2021年3月,位于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内的宜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作为开放型经济建设的特定功能平台,宜昌综保区承担着引领宜昌高新区乃至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针对外向型企业发展需求,综保区于今年6月获批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让区内企业充分享受全国通关一体化、“境内关外”保税、免税、退税等便利。借助综保区平台优势,默晨制药、法梅隆生物等企业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先人一步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与综保区同为宜昌高新区对外开放发展平台的,还有于2019年底开园的跨境电商产业园。

  为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内部经验交流,今年4月,宜昌成立了湖北省首个跨境电商协会,吸收了包括平台类、物流类、销售类等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的60多家成员入驻,进一步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抱团发展。

  “抱团出海”迈向中高端

  宜昌综保区利用自贸区、综保区的双重优势,引进以宜化集团为首的龙头企业在片区内组建国际贸易公司,加快建设大宗农资国际贸易中心等产业平台,不断扩大海外市场,推动了综保区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截至今年9月,园区共完成进出口额20.8亿元,其中,9月当月完成进出口额8.3亿元,创单月进出口峰值。

  提升国际竞争力,只聚焦主导产业发展远远不够。宜昌高新区利用综保区保税免税的功能优势,重点培育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兴业态产业群,逐步打造优质产业链。

  10月13日,随着安琪酵母(湖北自贸区)有限公司从德国进口的货物顺利通过核验出区入关,抵达目的地伍家岗区,宜昌综保区首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业务顺利完成。

  除安琪外,加楚、宜欧达等5家进口保税备货类跨境电商企业纷纷落地,不断拓宽线上平台销售渠道,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宜昌高新区不断向全球供应链中高端迈进。

  制度创新引领“宜昌速度”

  作为“宜荆荆恩”城市群首家运营的综保区,宜昌综保区创下“当年获批、当年建成、当年验收”的“宜昌速度”。

  园区审批快,项目入驻更要快马加鞭。宜昌综保区打破先封关后进驻的常规做法,确定了“边建设边申报、先入驻后封关”的推进思路,在整个园区未达验收条件前,先实现标准产房建成一栋、验收一栋,保障项目尽早享受政策优惠。企业落地先行,配套服务随后跟上。

  “虽然综保区还未封关运营,但在管委会和宜昌海关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提前享受到免税政策。”宜昌奥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熊杰介绍,在园区正式运营前,奥马电子部分进口检测设备就获得了约35万元的税收减免。

  企业落地先行,配套服务随后跟上。为构建服务体系健全的保税生态圈,综保区在园区内布局了中远海运等配套服务企业,为入驻项目提供货代、报关、物流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跨境电商产业园也为企业提供了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及变更、跨境电商备案等服务,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依靠自贸区创新优势,宜昌高新区在综保区内率先推行了“一照多址”“先证后核”“免申即享”等政策改革,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55项,其中10项在全国、50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国家级成果占湖北自贸试验区46%。

  本报记者 魏昊星黎荣华 周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