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1月20日(记者韩璐)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2023发布会”于线上线下成功举办。

会议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继2019年以来的第五次发布。今年的《报告》以“韧性成长”为主题,持续优化完善了全球活力城市、“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标体系及算法,为城市可持续包容发展搭建全球坐标系。依托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多元流量数据,从“城市”-“聚落”-“区域”不同层次,解析要素全球流动编织形成的城市网络图景。

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主持发布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立秋到会致辞。中规院院长王凯正式发布报告,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详细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叶嘉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参与了圆桌对话并发表观点。

方煜介绍了中规智库在全球城市研究中的历程与进展。他表示,期待与大家分享2023年“一带一路”研究所刻画的要素全球流动城市网络场景。

王立秋代表主办方致辞。他介绍到,中规院自2014年以来持续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先后开展了空间战略、工程标准、全球城市等系列研究。2019年,中规院首次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作为首批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中规智库报告,开启了中规院全球城市研究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新篇章。迄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研究已经成为“中规智库”学术品牌的重要构成之一。

未来,中规院将在住建部的统筹下,持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出与时俱进的研究报告,参与脚踏实地的规划实践。

王凯首先回顾了中规院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五年的工作进展,并以“韧性成长”为主旨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3)》,推出全球活力城市指数和“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数年度榜单,交流分享全球城市韧性成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23年,如何在冲击中构建适应、恢复并发展的能力,在新趋势中抓住发展的机会、取得长远价值,实现更加韧性的成长,成为全球城市面临的共同议题。他介绍到,2023年度报告持续优化完善了全球城市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与算法,依托多元关系数据与属性数据,对要素全球流动编织形成的城市网络图景进行了解析,并分享了对疫后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包容发展做出的新观察。

最后,他表示愿同各方一道,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持续跟踪“一带一路”、全球化、全球城市等研究,共同探索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包容发展路径。中规院也将在国际视野下探讨城市如何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创造与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专业力量。

方煜就《2023年度报告解读——全球城市的韧性成长》作主题报告,并以韧性视角对全球活力城市及潜力城市分享了新观察。

通过“一带一路”活力城市评估,北美、欧洲、东亚三极持续引领全球城市格局,顶级城市向北美迁移,进入前100位的北美城市数量增加了4个,纽约位居榜单首位。也发现全球城市韧性成长的几个特征趋势:第一,全球创新网络方面,2020年以来“科技脱钩”趋势持续增强,各国纷纷走向创新的自主可控,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个环节在“全球城市聚落”中同频共振;第二,在全球贸易分割的冲击中,全球生产网络以保障韧性与安全为导向,更趋向多点布局、区域集聚。全球服务网络领先城市向北美、西欧集聚,纽约、伦敦的引领性地位更加彰显;第三,全球联通设施网络中,航空、海运显著恢复,网络格局呈现结构性调整。

在“一带一路”潜力城市的评估中,“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不断深化近域联系、拓展广域合作,为全球创造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新流量,在“断链”、“切割”等动荡冲击下,正成为维持全球发展韧性的重要力量。

持续地观察发现,随着“一带一路”五通领域深入推进,莫斯科、首尔等城市持续位居前列,马尼拉、雅加达等城市合作潜力提升,一批新兴城市正在通过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在全球城市中显现。也看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与资金往来、民心相通等方面,不断深入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持续引领我国“一带一路”开放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就全球城市在创新、产业、联通等方面的可持续包容发展方向进行了问答与讨论。

叶嘉安院士分享了对亚洲城市经济复苏、高科技创新的观察思考。他指出,高新科技和城市化对带动城市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本次《报告》中,上榜的亚洲城市里很多是中国城市,当前中国在数字建筑、数字规划领域已经全球领先。未来应该思考,“一带一路”的发展中,除了高新科技,是否可以将其他的产业比如数字建筑和数字城市等经验技术推广出去,为亚洲的城市作出贡献。

郑德高院长对中国超大城市在战略规划中的应对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这一轮城市发展战略中,好的战略要把三个问题说清楚:第一,核心功能。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动力,把城市大方向说清楚;第二,空间。在不能扩张的情况下找到空间的重心,探讨区域化的空间应该做什么以及城市结构性空间的变动;第三,在时间维度精准应对人的需求,包括当代人和下一代人,及以特定人群的需求。

王缉宪教授就疫后全球航空和海运格局产生的变化,分享了在交通领域的新观察。他指出,交通领域正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即增加频率与密度,更加精准的把控时间。疫情期间,配合新型的贸易电商,出现了船型小、频率密、速度快的“快船”来适应传统空运和传统海运之间特殊的市场,这种变化也将影响未来的全球格局。石晓冬院长围绕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实践,从三个视角分享了北京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球城市职能,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他认为,全球城市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嵌套的,可从三个视角去看待它的影响力:第一,结构性的影响力,是城市间、国家间在交往及互联互通中去建立的;第二,城市间的关系,要在系统中找准定位及战略发力点;第三,塑造性的影响力,通过传播力塑造形象,创造国际交往的底色。他指出,从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看北京,实际上涉及全方位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融通配置,涵盖政治、文化以及经济方方面面。除了从空间上、基础设施上保障不同类型的国际交往职能,同时对“洼地”进行各种针对性的补充服务保障,为国际交往的职能、为城市的传播力奠定良好的本底环境。

最后,方煜为本次会议作了总结发言。他衷心感谢了与会嘉宾的观点与建议。他表示,中规院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联合国内外科研学术机构,持续跟踪“一带一路”、全球化、全球城市等研究,积极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活动,为国内城市在世界坐标下寻找优势与不足提供参考,刻画包容发展视角下的全球城市新图景。也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可以融合多方智慧,进一步深入探讨全球城市的包容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