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第七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七次全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在北京新疆大厦举行。会议主题为“开创‘一带一路’双循环新格局,打造产业链绿色发展新引擎”,旨在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园区、产业链创新发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开幕并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发表讲话。

全国工商联原专职副主席孙安民,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石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窦恩勇,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原执行副会长冯并,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国务院国资委机械经济研究院院长徐东华,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社会组织国际交流协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珂,公安部警务保障局原局长孔令中,国防1601工程副组长迟云发,北京交通大学服务经济与新兴产业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冯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发展合作促进会会长张维新,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副书记邵红亚,中国一重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蒋金水,中国有色集团副总经理夏忠,三六零集团副总裁李文智,河北省冀商商会会长董跃中,《中国企业报》集团总裁、社长、企业园区国际合作联盟主席吴昀国等出席大会。同时,还有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来自全国各地政府、园区的代表和优秀企业家、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300余人现场参加了会议。共约1000万人次通过中国企业直播平台矩阵线上分享了在“一带一路”双循环新格局下打造产业链绿色发展新引擎的思路和办法。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原副理事长于武主持会议。 


res01_attpic_brief.jpg

张元推介项目


res04_attpic_brief.jpg

冯华发布报告


res07_attpic_brief.jpg

赵平宣读倡议书


res10_attpic_brief.jpg

于武主持会议


峰会举行了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暨“一带一路”产业绿色发展共同体的倡议启动仪式、“聚力兴教育才、促进双招双引”活动启动暨《中国企业报》集团职教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发布了《2021中国企业产业链(案例)价值报告》《2021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同时,《中国企业报》集团还联合相关企业、机构发起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及产业项目发布仪式。

本届峰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指导,《中国企业报》集团与中国企业十大新闻评选委员会主办,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英中文化科技交流协会协办,得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务院国资委机械经济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服务经济与新兴产业研究所、《中国企业报》集团企业研究院等多家智库单位的支持。

聚焦产业链绿色发展

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齐续春在致开幕词时表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盛况空前、激动人心,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吹响了新的号角。值此辉煌时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及《中国企业报》集团等单位,再度举办园区峰会和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园区产业链升级、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营商环境法制化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届园区峰会把产业链绿色发展作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题中之义,是“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的具体体现,将引动更多产业合作升级、跨境园区合作升级,带来更多的智慧创新和实践成果。

马建堂在发表讲话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根本的原因是遵循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遵循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大逻辑。围绕市场主体所需、所盼,以市场主体为中心,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得到了壮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社会财富不断涌现,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基础。同时,“放管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大力度推动“放管服”改革迈上新台阶。

会上,举行了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暨“一带一路”产业绿色发展共同体的倡议启动仪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宣读倡议书。与会领导、园区及企业代表启动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倡议暨“一带一路”产业绿色发展共同体。

重塑产业链、供应链

共建共生共荣产业生态圈

窦恩勇在发表讲话时指出,作为专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民间组织联合体,中促会积极贯彻“一带一路”建设要求,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参与了一系列“一带一路”民生合作和人文交流活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了广泛影响和良好声誉。下一步,中促会将继续践行“增进民间友好、加强民意沟通、推动民生合作”的理念,与相关的中国民间组织一道,不断赋能并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合作交流,促进“一带一路”产业创新、发展升级。

朱宏任表示,从2020年初至今,全球范围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各国都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而“一带一路”展示的理念和方向正在成为众多国家艰难跋涉的重要指引。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他认为,绿色低碳发展、产业链升级、营商环境优化,关系到园区与企业的现在,也关系到园区与企业的未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把握大势,提振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二要共建共生,夯实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三要绿色转型,形成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四要优化环境,增强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推动。

会上,冯华发布了《2021中国企业产业链(案例)价值报告》。

冯华介绍,《报告》是《中国企业报》集团通过记者调研及数据库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在相关机构和专家支持下,从不同层面遴选了2021年度部分优秀产业链链长案例进行分享,展示不同产业的产业链链长在产业链生态组建、补链强链,带动上下游企业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成功经验。同时,《报告》从产业链和产业链水平现代化,产业链“链长”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设计了评价标准,首批遴选了四组案例:2021年度央企国企产业链链长企业十佳案例、2021年度园区产业链链长单位十佳案例、2021年度战略新兴产业链链长企业十佳案例、2021年度乡村振兴产业链链长企业十佳案例。

以双循环谋篇

为高质量布局

李扬在做《双循环背景下的金融发展》主题演讲时表示,我们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针对各地在理解和落实“双循环”战略的时候有一些偏差,李扬给出了双循环格局下的金融改革药方:首先,中国的金融机构需要改革;第二,要发展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第三,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四,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还要发展金融科技。

石军在做题为《扎实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演讲时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都突出强调了三个“新”,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要想扎实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夯实企业循环基础,二是抓住产业循环关键,三是打通全国循环堵点,四是突破国际循环封锁。从目前看,我国经济突破国际循环封锁的难度仍在加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应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推动形成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徐东华在做《“双循环”和“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考》演讲时称,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是中国目前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这也是产业结构高精化的必由之路。内循环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封闭的内循环,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国内循环调整结构,来把经济带动起来。内循环是整个经济由大到强的主体,所以对中国发展的现阶段条件变化作出战略决策是事关国家深层次变革的根本。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永前在做题为《国际标准护航“一带一路”园区发展》的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区域中国的成功经验被更多的借鉴,商品、资本、技术、人才甚至标准方面成果丰硕,我们在这方面成为了甲方之一,或者成为了新甲方。相信随着ISO3730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及ISO31022《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这两个标准的实施,必将在法治中国和合规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园区这颗璀璨明珠的建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共享优质营商环境

携手合作同塑未来

在第七次全国营商环境研讨会环节,冯并发布了《2021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分析报告》。

在产业招商推介与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分享环节,浙江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陆群华,山东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高新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来新,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训美,山东盛德大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国忠进行了相关的推介与分享。

陆群华表示,海宁高新区具有六大优势:即基建互联、产业互补、人才互动、配套互利、服务互通和政策互惠。目前高新区规划了三大平台:北部有文创区,主要是文化、旅游、休闲产业;中部有扩容区,主要是生产制造业基地,也是未来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大引擎;南部有核心区,紧挨着杭州,主要规划是未来的商贸总部。此外,还有新华三电子信息产业园、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等高品质的园中园,都要吸引众多的央企、外企、大型民企投资合作。希望更多的企业来到海宁高新区,来到“国际钱塘新城”,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