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热议金融体系如何激励企业创新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6月29日,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中国式现代化新金融服务”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场论坛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在论坛上,多位专家就金融体系如何激励企业创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在会上表示,实现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金融体系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二是金融体系如何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张晓晶指出,破题关键在于要意识到“金融是面向未来的”。资本价值取决于未来预期,“现在的经济不过是未来的资本化”。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激励企业创新需要“宽容”的金融市场:需要对失败的高度容忍。田轩指出,存续期相对较短的风险投资基金,往往只能投发展比较稳定、商业模式比较清楚的中后期项目,通过包装帮助其上市。存续期较长的基金则能够投资早期项目,并慢慢培育扶植企业,允许其不断探索试错。研究发现,领投的风险投资对失败容忍度越高,被投企业上市后的创新数量和质量越好。

截图20230630130755.jpg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认为,应打造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变革风险管理理念。在周景彤看来,围绕体制机制如何突破,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变革风险管理的理念;二是根据科创企业专利技术等软资产丰富的特点,开展科技信贷、知识产权抵押等金融产品的创新;三是加快投贷联动等方面业务的发展和完善。

周景彤坦言,目前中国在跨境金融方面的全球性布局相对不足,复杂金融产品供给相对有限,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力相对不足,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相对比较弱,防范重大风险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未来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这些领域的短板要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