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捞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收入约为347.41亿元,净利润约13.73亿元,实现扭亏。其中,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310.39亿元,利润约为16.37亿元。  

对于扭亏为盈,海底捞方面称,主要是因为“啄木鸟计划”的实施,使餐厅营运效率提高。“啄木鸟计划”实际上是海底捞对门店数量的调整计划。此前,海底捞在疫情背景下逆势扩张,但是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为了纠正此前错判形势盲目开店带来的负面影响,2021年11月份,海底捞宣布开启“啄木鸟计划”,关停部分门店。  

在“啄木鸟计划”的推进过程中,海底捞对于门店管理体系进行了持续打磨,不断优化门店运营管理层级,明确了各级别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推广“低底薪、高分红”的薪酬激励模式,将店长与集团整体的经营利益高效绑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海底捞门店管理效能。  

和弘咨询CEO文志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疫情大环境影响下,海底捞能实现盈利16亿元,除了通过“啄木鸟计划”关停业绩不佳门店外,还与海底捞及时调整内部组织架构有关。  

2022年大中华区海底捞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1次/天。基于整体经营情况,2022年下半年海底捞启动“硬骨头计划”,重开了过往关停的部分餐厅,全年共计新开24家海底捞餐厅,同时有48家曾关停的餐厅恢复营业,并关闭了50家经营表现欠佳的餐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捞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1349家海底捞餐厅,在港澳台地区经营22家海底捞餐厅。  

“在经历过快速扩张、关停亏损门店后,海底捞业绩已经开始恢复。”前宅食送CEO、餐饮老板内参副总裁穆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海底捞在门店选址上具有科学性,随着市场逐步复苏,盈利对海底捞而言不是难题。  海底捞在财报中称,2023年会继续保持审慎的开店策略,并继续实施“啄木鸟计划”,找准问题门店,攻克“硬骨头”门店。同时,公司内部将持续组织架构改革和提升门店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