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庆州、怒江州,捐资建设了480余公里沿江公路;在临沧市云县大田山村、曲靖市富源县白岩村,实施定点帮扶;在澜沧江上,建设了漭街渡特大桥,改善了近10万人交通出行条件;在思茅港,修建了对外公路和思茅港镇公共基础设施……

“这只是我们助力云南脱贫攻坚的一部分。”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能澜沧江公司”)董事长袁湘华说,面对脱贫攻坚战,华能澜沧江公司主动担当,先后投入22.4亿元,聚焦热点难点,补短板强弱项,集中精力攻克最后堡垒,助力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

 同部署 同管理 同推进

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云南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是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作为扎根云南的国有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是国企的责任担当,我们义不容辞。”袁湘华说,公司向去扶贫的领导干部和员工提出要求,要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一起开展脱贫会战,群众不脱贫,企业不收兵,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

华能澜沧江公司副总经理张之平介绍,他们把脱贫攻坚和企业经营发展“同部署、同管理、同推进”,构建起大扶贫格局,全力开展脱贫会战。公司成立了扶贫援助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基层单位驻地优势,常年派出工作队7支,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单位健全扶贫援助落实机制,明确目标内容,责任落实到人,实行清单式管理。

同时,把专项帮扶资金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统筹安排,在以澜沧江流域电站及移民安置区为中心的周边辐射区域,投入22.4亿元资金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基本民生问题,精准帮扶拉祜族、佤族两个“直过民族”。把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企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共同发展,累计缴纳税费逾316亿元、水资源费以及库区维护基金81亿元。把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纳入企业绩效管理考核,确保任务全面落实。

 聚焦难点重点 攻克贫困堡垒

澜沧江沿岸地区山高谷深,引水工程难度大,生产生活用水是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该公司充分发挥每个水源点的辐射作用,采取集中修建、连片供水方式,建设了215个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4.8万多人饮水问题。

“我们聚焦民生热点难点,着力补齐贫困群众发展短板和弱项。”张之平说,在解决饮水问题的同时,同步解决住房难题。

澜沧县雪林乡左都村翁邦拉曾是该乡最贫困的寨子。2016年以来,华能澜沧江公司对雪林乡进行精准扶贫。如今,翁邦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贫困户住房彻底变样,崭新房屋有序排列,水泥路通到每户村民家门口。

华能澜沧江公司征地移民办副主任熊定松说,通过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和改造了2.7万户群众住房,整治了173个村组环境,贫困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同时,主动对接贫困群众出行需求,硬化了1313公里村组道路,整治了291项村庄道路,有效缓解贫困群众出行难题。

受制于医疗卫生条件,许多贫困群众曾经“生不起病”“不敢生病”。该公司建设了37个卫生室,资助群众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逾17万人次,有效充实了地方医疗卫生资源。另外还建设了60所希望小学、30个文化室、16个春蕾图书室,致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扶智也要扶志 “输血”更要“造血”

张之平说,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增强贫困群众发展致富内生动力。

通过产业帮扶增强“造血”功能,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该公司帮助贫困地区培育特色种植产业5.2万亩、养殖猪牛羊等6万多头(只),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55个,发展村集体经济119个、农产品加工企业70个。

在澜沧县,构建了“华能+科技+贫困户”扶贫模式,实施林下有机三七和冬季马铃薯种植项目,培训技术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加入,当地贫困群众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元至3万元不等。

熊定松介绍,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该公司持续开展“订单式消费扶贫行动”,一条龙解决贫困户生产、经营、销售问题,全方位支持贫困户稳定脱贫,已累计购买贫困地区消费扶贫产品1000万元。

目前,华能澜沧江公司精准帮扶的拉祜族、佤族两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定点帮扶的大田山村、白岩村整村出列;通过持续解决民生难题,直接推动31.67万人脱贫。

“脱贫不脱钩,蓝图绘到底。”张之平表示,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企业经营发展“同部署、同管理、同推进”,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熊定松说,将结合云南省乡村振兴规划,把扶贫援助工作融入地方发展蓝图;持续完善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稳定增收;不断健全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持续压紧压实责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