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辆汽车还轻的挖掘机,你见过吗?近日,由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1吨重、最小纯电动液压挖掘机在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山河工业城下线,又一次刷新国内最小吨位电动液压挖掘机纪录。“去年,我们首次在‘德国宝马展’展出电动挖掘机产品,受到客户关注。随后,系列电动挖掘机走向国际市场,凭借低噪声、零污染等优势,深受国际客户欢迎。”山河智能副总经理龙居才说,目前,山河智能电动挖掘机已覆盖1吨至55吨,型谱进一步完善,为公司电动挖掘机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制造装备挺进全球市场,是推进自主创新的湖南实践,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湖南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三个高地”,推进打好打赢经济增长主动仗、科技创新攻坚仗、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安全生产翻身仗、重点民生保障仗“发展六仗”工作,塑造竞争新优势,增添发展新动能。
先进制造枝繁叶茂
走进位于常德高新区的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塔机智能工厂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平均每10分钟产出一节标准节,每18分钟下线一台塔机。截至7月,中联重科今年对欧洲地区出口塔机已突破400台。8月30日晚,中联重科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75亿元,同比增长13.03%;其中海外收入83.72亿元,同比增长115.39%。
在拥有5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的湖南省,工程机械是一张亮丽的名片。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在调整周期。湖南大力推进工程机械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通过“抢占风口、熨平周期”,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日前,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湖南工程机械上市企业陆续发布半年报。半年报显示,湖南工程机械企业毛利率回升,利润端修复明显,海外销售攀升,发展势头强劲。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作为“制造业大省”,湖南拥有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中西部第一位。近年来,湖南紧盯“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这个主攻方向,强龙头、补链条、促集群,一批优质先进制造业集群迅速崛起,制造业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提升至28.2%。
湖南把壮大和培育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主要抓手,完善产业集群梯度培育机制,开展产业集群竞赛,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中小工业企业特色产业集群7个。今年,湖南实施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力争“十四五”期间创建省级及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各50个。同时,进一步优化升级省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制度,持续开展“主配对接、协同发展”活动,产业链主体由松散到紧密。
在长沙,工程机械集群破解“集而不群”,本地配套率从2019年的16.3%上升至目前的32.2%;在株洲,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加快协同创新攻关,凭借“只需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的产业优势,构筑起轨道交通创新生态链、产业生态圈;在邵阳,依托邵虹特种玻璃、彩虹集团(邵阳)特种玻璃“两块玻璃”,补链强链延链,目前已集聚上下游企业80余家,形成产值近200亿元的特种玻璃产业集群。
今年3月以来,湖南大力推进“智赋万企”行动,以建设智能工位、智能制造产线(车间)、智能制造企业为着力点,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插上智能化“翅膀”。上半年,湖南数字经济同比增长12.6%,新建成智能制造企业199家、智能制造生产车间609个、智能工位3066个。
走进位于宁乡市的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手灵活地揭开药瓶包装盒薄膜,小巧的药瓶从传送带递入设备。理瓶、洗瓶、灭菌、灌装、加塞……仅1分钟,超400个成品药瓶“列队”而出。“我们的智能工厂是全球首批智能化医药装备制造工厂,这是我们在研发投入、先进制造方面下苦功夫结出的果实。”该公司董事长唐岳说,到今年6月,公司已提出超过5000项国内外专利申请。
数据显示,上半年,湖南制造业投资增长10.5%,增幅居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其中,制造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8%,有力支撑了湖南的经济增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紧盯先进制造业这个主攻方向,持续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具有湖南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说。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如果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科技创新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6月19日,沈晓明在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提出“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使之成为湖南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的第四项标志性工程”的新目标、新构想,随后两个多月里,长沙先后发布《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启动首开区“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建设等,将蓝图细化为施工图。
同一时间,湖南“四大实验室”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岳麓山实验室全面实体化运行,项目新建建筑全面封顶;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现入园办公,重要节点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湘江实验室首批入驻19个院士专家团队,布局50个科研攻关项目;芙蓉实验室,我国首家临床级无人值守全自动5G生物样本库建设完工。
湖南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将由“四大实验室”“四个重大科学装置”构成的“4+4科创工程”,与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建设湘江科学城、推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一道,列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五大标志性工程。
在标志性工程引领下,三湘大地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紧盯“卡链处”、攻克“卡脖子”难题。今年上半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4项,授权专利188件,建设创新平台26个,推动应用示范场景56项。
世界首台330kV及以上海上风电平台用变压器及电抗器在衡阳研制成功,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在常德高新区下线,国内首家离子注入机自研量产企业在长沙天心区诞生,国内首台18.3米钢管全长扩径机组在湘潭韶山下线……“首”字号、“最”字号成果接连涌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关键核心技术源头供给。
作为地区科技创新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湖南新增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42家,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万家。1至7月,全省技术合同登记项数超3万项,同比增长166.21%;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155.34亿元,同比增长九成以上。
开放发展风劲帆满
9月6日,历经1个多月在海上、长江上的长途跋涉,产自肯尼亚的52吨野生鳀鱼干运抵岳阳城陵矶港。这是继6月26日我国首次空运进口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后,开始大批量、常态化进口该项产品,也是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后续成果之一。
从中国中部到非洲大陆各国,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南从未放缓开放的脚步。长沙海关统计,前7个月湖南对非洲进出口总值346.9亿元,增长18%;湖南进出口首次于上半年突破3300亿元,创历年来半年外贸值新高。“今年以来,湖南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符合预期,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凸显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湖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沈裕谋说,湖南持续优化开放平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动外贸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8月18日,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精准扶贫”首倡地迈入航空时代;上半年,岳阳城陵矶口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4.7%;1至8月,怀化“国际陆港”累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中老班列、中越班列共272列,同比增长209%。今年以来,湖南加快推进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开放通道,一条条航线、铁路的延伸,让湖南走得更远。1至7月,湖南与231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贸易伙伴较去年增加4个。
随着开放通道日益完善,湖南省商务厅今年还深入推进实施招引实体、产贸融合、创新飞地等外贸主体创新发展三大行动,强化园区外贸综合服务和外贸供应链服务,创新外贸企业融资、信保、汇率避险政策;长沙海关对照海关总署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结合湖南开放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30项细化落实举措,促进进出口物流畅通、跨境贸易便利化、企业减负增效和外贸创新发展,激发外贸增长新动能。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今年以来,湖南新增进出口企业2636家、总量达2.8万家,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67家、总量达6637家。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336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新兴优势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4.7%,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外贸出口新增长点。 (经济日报记者 谢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