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与专家学者前瞻今年减税降费政策走势:(引题)

提高减税降费精准性 创新民企财税政策支持(主题)

减税降费政策是市场主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为经营主体减负担增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23年,如何继续实施减税降费,广大经营主体十分关心。

“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近期强调,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与专家学者表示,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的规模将不会继续扩大,财税部门将利用“有限”的政策空间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特困行业,提高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围绕支持民营企业的新增减税降费政策值得期待。

政策空间“有限” 支持力度不减

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大规模减税降费,在为经营主体减负担增活力的同时,也对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占GD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宏观税负已降至历史新低。

“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企业生存压力减小,财政已没有必要持续开展大规模、大面积的减税降费。”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对记者说,今年税收优惠的政策空间已经有限,应避免“大包大揽”,避免政策带来的挤出效应。

民建中央也在提案中指出,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社会对减税降费政策形成预期依赖、持续减税降费影响税收的严肃性和法制性、企业反映获得感不强、减税降费政策评价机制不完善等。

“税费成本已不再是企业最迫切的‘急难愁盼’。”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傅志华指出,在连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作用下,财政减税降费的施策空间正逐步缩小,政策边际效应也在减弱。

“在总量上,2023年的减税降费规模要小于2022年水平。”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福昌表示,主要在于存量留抵退税政策大头在2022年“退”了。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再对减税降费规模作要求,转而强调对现行政策的优化完善。报告提出,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虽然今年不再加大规模,但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今年延续、优化后的减税降费政策仍值得期待,针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小。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认为,2022年新增减税降费政策让众多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受益良多,今年政策还将进一步优化,这让市场进一步提振信心,为实现5%的GDP预期增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联(省商会)副主席、中诚投建工集团董事长郭代军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这让广大市场主体看到了政府稳经济、促发展的决心和支持力度。

让企业多减一些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要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一系列部署表明,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部部长刘昆明确指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让企业多减一些负担,增添更大的发展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徐玖平认为,税费政策的优化将会从“精准性”上发力,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主体,特别是突出对中小微企业等微观主体的支持。

赵福昌也认为,2023年更多将针对现行税费优惠政策进行完善,应注意提高精准性和针对性,用好“有限”的政策空间。要聚焦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精准扶持困难行业企业。

从现行政策安排看,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100%加计扣除、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前扣除及加计扣除、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颇受企业欢迎的政策在今年会持续实施。

“作为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合锻智能2022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预计将达4500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表示,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提请审查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已对今年作出部分政策部署。《报告》提出,今年将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阶段性降至1%,继续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分别实施5%、10%增值税加计抵减。适当延长个人所得税优惠等到期政策实施期限。

让民企享受更多创新财税优惠

《报告》还提出,将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等领域,结合实际新增出台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根据企业困难程度,依法对及时纳税存在困难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缓税时间。

在今年两会,如何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是一项热门议题。多位代表委员建议,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让民营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创新财税优惠。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主席、朗华集团董事长张春华建议,在税收和社保减免、人才培养、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让民营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出台促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市场主体、民间资本持续扩大投资。他建议,支持新投建、上规模的企业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境内个人股东取得的分红利润用于再投资的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提升再投资积极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利息支出实施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通过税收手段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民建中央还在《关于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常态化的提案》中建议,转变税费优惠政策逐年调整的思路,把部分效果良好的税收优惠政策尽快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全面推进减税降费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记者 郭博昊 贺觉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