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要用短短30年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程,挑战是巨大的,必须打造新发展范式。既要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快速平稳转型、防范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阵痛,也要设计协调适配的一揽子政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型企业”

我国“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主要是:

第一,能源为本: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消费要电气化。电气化就是让电能成为新增用能的主要方式,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用能终端的电气化,控制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此外,能源利用还要高效化。我们要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实施更严格的能耗标准,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管理。

第二,结构支撑: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提升国土碳汇。包括产业结构低碳;建筑结构低碳;交通结构低碳;国土空间低碳。产业结构低碳就是要减少化石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建筑结构低碳就是要提升节能和绿色建筑占比。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方式、用能、人居环境等都要绿色低碳。交通结构低碳就是让交通工具低碳化,普及新能源汽车。国土空间低碳是要统筹扩大绿化面积与提升绿化质量,提升森林、草原、湿地、土壤、冻土等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双碳”目标的产业和科技保障

实现“双碳”目标要有产业和科技保障体系。一是建立产业保障。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金融、碳资产管理等绿色低碳产业,建立低碳价值市场化实现路径,营造“低碳有价值”“减排是资产”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建立科技保障。打造一批重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加大关键脱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2019年,我国能源总消费是48.6亿吨标准煤。2019年,我国能源利用总排放为98.26亿吨二氧化碳。假如我们设定2060年能源利用排放不超过20亿吨或25亿吨,就要以能源需求为依据,绘制出不同阶段能源结构调整路线图,以及实现路线图的技术组合和基础设施组合。比如,在非碳能源方面,我们就主要依靠技术组合和技术突破。煤炭作为主力化石能源,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因为在我国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依赖煤炭的。此外,我国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也不一样,有些地方具备清洁能源的发展条件,有些地方则不具备。我们要加强核能、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这是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的底气。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提出,我国能源碳排放2050年将比2030年减少72%,能源结构低碳化贡献率要达到86%。也就是说,我国的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比重到2030年要提升到25%。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构建新型的电力系统。当前,我国太阳能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地区和青藏高原。风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2030年,我国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5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要提升到73%,非化石发电要占总发电量的90%。

要提升全社会的电气化水平。比如现在的居民楼或者商业写字楼,在冬天的供暖用的是燃气,将来我们改为用电,并且是用清洁能源发的电。2030年,我们预估工业电气化率要达到31%。

要提高能效,就必须进行内部挖潜和外部开源。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节能空间很大。我们预计到2028年,单位GDP的能耗较目前要下降四分之一。其中,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能耗将分别下降20%、8%、30%。

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2020年,建筑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是21.7亿吨,预计2029年达峰,峰值为28.1亿吨,其中直接排放4.7亿吨,间接排放23.4亿吨,达峰后将保持2-3年的平台期。现在我们要推动低碳清洁取暖,发展可再生能源,强化建筑节能,控制建筑规模等。

有研究表明,我们每年1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交通领域占了9亿吨。所以,我们必须推动交通运输低碳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际国内对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技术还存在一些分歧,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技术会越来越成熟。

实现“双碳”目标的治理支撑

实现“双碳”目标要提供治理保障。要建立健全碳达峰数据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市场体系和共治体系,形成多方共治、多元投入的大格局。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一定要坚持全国统筹,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指出,中央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包括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和“回头看”等。

市场激励。碳定价机制是国际碳减排的普遍做法。当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有碳市场的地区。2005年以来,碳市场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的比例已经扩大到之前的3倍。2021年,全球共有24个运行中的碳市场。另外还有8个碳市场正在组织实施中,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也会启动。

法制标准。当前,我国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法制体系薄弱、立法层级低且碎片化。应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确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放标准制度、排放许可制度、监测报告核证制度、注册登记制度、排放交易制度、碳预算制度等。

气候金融。气候金融在巨量资金需求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国外有些机构也已经做过测算,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资金投入规模在150万亿元到300万亿元之间。

低碳科技。2021年,科技部召开了科技部碳达峰与碳中和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科技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加快碳中和科技创新作为科技部当前的重要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抓紧研究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二是要加快推进《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提出我国碳中和技术选择、发展路径和有关部署建议。三是推动设立“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会议还指出,要解决好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条件下,温室气体减排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的矛盾问题。碳减排将极大推动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终端能源电气化技术、电力生产过程中深度脱氮技术等。包括新能源汽车,如果蓄电能力再提高提高,新能源汽车肯定会逐步取代燃油汽车。

在气候外交中,我们坚持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唯一正确选择。中国在气候外交中,要把自己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通过一些积极的项目推广出去,这也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社会众多领域,涉及到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层面。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凝聚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共同行动,为建设一个万物和谐、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