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业航天,我们有底气!”3月4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处长杨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眼下,北京正抢抓产业发展战略机遇,初步形成“南箭北星”格局,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聚集了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取得商业火箭领域多项第一,主营产品总营收超600亿元,未来将辐射带动产生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北京北部的“星谷”,为商业卫星研发的氪气电推进发动机正在进行点火试验。作为卫星的新能源发动机,它能节省90%推进剂、降低40%卫星质量,有效帮助卫星快速入轨和避让空间碰撞等。
“我们研发的氙气、氪气等电推进系统在国内低轨通讯、遥感卫星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到2月底,我们交付了各类电推进产品70多台,入轨38台,在轨产品100%零故障可靠运行。”遨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沈震宇告诉记者。
在北京北部的另一个高科技园内,银河航天正在研制太阳翼和相控阵天线一体化通信卫星,这也是企业攻关研发的、世界领先的“翼阵合一”关键技术,未来将用于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宽带通信。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唐超说:“围绕着海淀‘星谷’的建设目标,推动星座的生产企业、卫星制造企业、零部件企业、应用企业集聚协同,推动人工智能、6G等海淀的优势产业赋能商业航天产业,助力打造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
在北部建设“星谷”的同时,全国70%以上的整箭企业也在北京南部加速集聚:在火箭研发企业蓝箭航天,他们研发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已成功完成试验飞行;中科宇航自主研制的液体运载火箭也将在2025年发射低成本货运飞船,并已着手布局太空旅游产业。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已形成蓬勃发展的“南箭北星”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集聚商业火箭研发制造企业,形成“南箭”产业集群;海淀区集聚众多商业卫星制造、测运控和运营企业,形成“北星”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北京市目前已聚集商业航天重点企业200余家,涵盖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
“我们将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支持和加强商业航天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通信、导航、遥感规模化应用,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协同共进。”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3年9月,北京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锚定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领域,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智慧出行、量子信息等20个未来产业。
根据上述方案,北京力争到2030年,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产业经理人和卓越工程师;到2035年,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未来产业集群。
“目前,航天业发展的最大趋势就是突破运载火箭的成本和流量瓶颈。发展一级可重复使用火箭甚至全重复使用火箭,形成航班化发射运营,从而大幅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极大提升发射频次。”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昌武说。
“我们要让火箭上天,还要让数据落地。要在商业火箭研制、星座建设运营以及卫星数据应用等方面走在时代前列。”杨璞说,北京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力求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向新而行。“希望在未来,北京商业航天的新步伐会走得更加坚实、更有力量、更见神采、更显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