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天,重庆最大地下火锅店,在龙头寺公园南门旁的防空洞群亮相。

  这个地下火锅店,占地面积达4500平方米、能摆放208张餐桌,是“地下之城”——胡家岩文旅小镇的项目之一。按照规划,项目开发方将利用胡家岩约2万平方米的防空洞群,按照4A级都市旅游风景区标准,打造一个城市级文旅综合体。

  未来,胡家岩文旅小镇会打造成什么样子?又会给重庆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及人防资源的挖掘利用,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项目开发方和业内专家。

  探秘 地下之城,别有洞天

  按照规划,“地下之城”项目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洞内约2万平方米。未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怎样一个“地下之城”?10月26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地道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玮。

  10月25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渝北区龙头寺公园南门旁的防空洞群广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搭建“天空之镜”,一个防空洞上方已挂出“24小时营业”的灯牌。走进洞中,抬头就可以看到功夫图谱、艺术涂鸦、语录墙等艺术装饰。在500余米长的洞子里,两边摆放了餐桌和椅子,洞顶上则是被称为“千灯万盏”的几千盏孔明灯。

  “地下之城”老火锅店,是胡家岩文旅小镇的其中一个项目。曾玮介绍,该项目将按照4A级都市旅游风景区标准,打造成一个城市级文旅综合体。整个项目将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将打造火锅店、创意市集、国防博物馆、短视频直播基地;二期将打造花山吊脚楼、咖啡厅、洞穴酒吧;三期将打造公园艺术街区。

  以市集为例。中心城区的市集,受场地、天气原因等条件限制,一般只有每周星期五到星期天三天晚上开市。而“地下之城”的市集,不受刮风下雨、占道等条件限制。目前,该项目的市集已初步规划300个摊位。开市后将于凌晨0点营业,清晨6点收市。

  再来看咖啡厅。防空洞前广场所在的山体最高落差有30米左右,和洪崖洞差不多。该项目的二期规划,将沿着山体复刻宫崎骏树屋,并依山体修建临崖吊脚楼,加上山体上种植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开花植物以及洞穴酒吧,将形成一个“天空之城”。

  此外,该项目还将利用纵横交错的防空洞,组成重庆首条洞穴CITY WALK(城市漫步)线路。

  地标 升级模式,增添魅力

  在重庆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背景下,胡家岩文旅小镇这一利用规模宏大的防空洞群来打造的项目,有何意义?

  业内专家认为,打造该项目,是重庆商业化利用防空洞的一次“升级”尝试。这有利于丰富消费新业态和新场景,形成具有辨识度的重庆消费新地标,增加重庆对国内外消费者的吸引力。

  在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廖成林看来,防空洞具有独特内涵,容易让人产生神秘感。同时,防空洞普遍具有“恒温”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做好通风和湿度控制,它会给人一种四季如春的感觉。据研究,商业场所的温度等环境因素让人感觉越舒服,消费者消费购物的意愿就越强烈、满意度就越高。

  两方面的因素叠加,在防空洞打造商业项目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勾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表示,防空洞已成为重庆的特有“品牌”,拥有品牌优势,它一旦被用来打造商业项目,就会自带流量。

  “重庆防空洞数量众多,合法地对防空洞进行商业化利用,打造‘地下之城’,并做好业态布局等方面的事情,对于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莫远明认为。

  具体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然是国际消费目的地。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须通过持续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增加消费吸引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消费者前来消费。如果利用好防空洞,就可以丰富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并打造出一批极具重庆辨识度的地标性城市商业综合体,从而增加重庆的消费魅力。

  廖成林认为,胡家岩文旅小镇这个“地下之城”项目,不是一个仅有单一业态、传统业态的项目,而是一个“商旅文”融合、传统业态与新业态结合的商业体。

  情怀 洞见历史,留住记忆

  “地下之城,让游客从‘地面’走向‘地下’,不仅营造了全新的文旅诗意新空间,更犹如开启重庆都市旅游的‘第三空间’,让‘魔幻之城’更魔幻、‘立体之城’更立体,进一步丰富重庆都市旅游的体验感。”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称。

  在罗兹柏看来,重庆都市旅游的最大“卖点”就是:重庆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城市。因此,“山水之城”独特的山、水、城、灯、桥等元素,是八方游客重点关注的打卡地。而地下之城项目无疑开启了重庆都市旅游的“第三空间”——地下空间。

  特殊年代,山城各地开凿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防空洞,承担着提供避难场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此后的几十年,防空洞逐渐“退休”,或隐身于闹市,或藏身密林,更多地活在老百姓的记忆中。

  近年来,市国动办深入实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专项行动,充分挖掘各个防空洞的历史底蕴,根据不同的历史风貌,采取“一洞一策”进行改造升级,助力城市更新。

  市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命名第二批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的通知》,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十八梯大隧道遗址两个以防空洞为主题的国防宣教基地获命名。这是重庆实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专项行动获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山城防空洞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和记忆,所以我们在尽可能保留防空洞原貌和战备功能的前提下,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深挖防空洞的历史文化,并结合实际探索商业文化、创新文化,植入文艺元素,建立文化档案,力争实现一洞一主题、一洞一亮点,达到‘洞见历史’的效果。”市国动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十分注重整体策划和细节设计,既与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相契合,又与周边的环境功能相呼应,在认真策划洞内业态的同时营造出文化艺术氛围,做到片区联动、相得益彰,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如今,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十八梯大隧道遗址、重庆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馆、重庆建川博物馆、洪崖洞“时空隧道”、石头房子艺术空间、军哥书屋、上新街防空洞人行通道、黄葛古道“洞见南山”、李子坝霍比特洞、沙坪坝洞舰1号等一大批防空洞,已悄然变身成宣教馆、博物馆、主题景区、便民通道、加油站、火锅馆、书屋等场所。

  随着防空洞保护利用与文旅项目深度融合成效不断显现,经营业态不断丰富,山城防空洞日渐成为了重庆文旅发展新亮点。据悉,今年以来,山城防空洞接待游客已突破100万人次。

  (本版稿件由记者黄光红、郑三波、韩毅、何春阳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