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类电池技术如果想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最终都会指向BC结构。”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一院负责人童洪波在10月22日举行的BC电池产业技术论坛上表示。

  专家认为,随着下游应用市场不断拓展,叠加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及产业链配套全面发展,BC电池将迎来快速发展和普及,预计2025年BC电池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

  顺应新发展阶段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介绍,截至8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5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达2.88亿千瓦,同比增长36%;分布式光伏达2.17亿千瓦,同比增长58%。

  陶冶表示,“十四五”以来,分布式光伏装机已经连续三年占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的50%以上,成为“十四五”前半期新增光伏发电装机主力。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在电力负荷区就地就近供电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当前,国内分布式光伏在东中部部分地区已成为增量主力。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共同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BC电池顺应分布式光伏市场新发展阶段,开启分布式市场新增量需求。”陶冶表示。

  长江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曹海花表示,展望未来3-5年,光伏最主要的降本路径在于电池技术迭代带来的转换效率提升。转换效率提升,一方面带动装机容量以及发电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组件制造以及电站BOS(系统平衡部件)成本也有摊薄作用。

  “全球来看,2021年日本电站BOS成本达到1.75美元/瓦,处于第一梯队;美国及欧洲国家2021年电站BOS成本也普遍高于国内,处于0.65美元/瓦-1.1美元/瓦之间。BOS成本越高的国家,大功率组件摊薄BOS成本的效果更为显著,通常BC组件也更先在这些市场推广。”曹海花表示,欧洲、日本的高端分布式光伏市场愿意为组件美观付出更高溢价。

  从“奢侈品”走向平价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表示,BC电池技术发展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但碍于工艺复杂、成本高、产业链配套不全,一直被业内视为“奢侈品”。但随着激光图形化和非银(铝和铜)金属化应用,叠加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及产业链配套全面发展,BC电池将迎来快速发展和普及。

  资料显示,BC电池是一种平台型的技术,金属电极位于电池片背面,正负极呈指交叉状排列。BC电池效率提升空间较大,除自身工艺优化外,也可以结合TOPCon、HJT的钝化方式,分别开发出与TOPCon钝化接触技术相结合的POLO-IBC(TBC)电池技术、与HJT非晶硅钝化技术相结合的HBC电池,也可以与钙矿电池结合制备叠层电池。

  童洪波表示,通过对比研判多种技术路线,隆基绿能发现作为晶硅技术“皇冠上的明珠”,BC电池技术是实现转换效率最高的技术。目前各类电池技术如果想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最终都会指向BC结构。

  “BC电池技术是未来5-6年光伏行业绝对的主流。”童洪波表示,隆基绿能将BC电池从“奢侈品”走向平价,离不开工艺制造流程的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创新。

  以封装胶膜为例,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陈磊表示,HPBC电池对封装胶膜提出两大技术需求:一是高绝缘,优异的正反面抗PID性能;二是低酸、高水汽阻隔。此外,从美观角度看,HPBC组件中除电池片缝隙以外,其他部分均为黑色,采用与HPBC电池颜色一致的黑色胶膜,组件产品将实现全黑组件。

  童洪波认为BC电池市场份额将迎来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BC电池的市场份额有望突破3%,2024年有望达到8%,到2025年或达到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