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老城的历史

《吕氏春秋》提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庙”指朝廷。《周礼·考工记》指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是古代营城的重要理论依据。

公元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很多人并没有将辽南京时期作为北京定都的开始,因为辽有五京,且南京不具有文化政治中心的属性。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名中都。从此时算起,2023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元灭金后,没有在金中都的基础上再建都,而是选择在金中都的东北部营城。元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在明军步步紧逼下,从健德门向北方逃跑了。明初徐达进城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往南缩2.5公里,重新构建北城墙。朱棣定都后,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内九城的格局基本形成。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外城城墙,形成北京“凸”字形的格局。

北京人常说,“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内九”指的是内城的九个城门,南侧三个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北侧两个分别是德胜门、安定门,东侧两个分别是东直门、朝阳门,西侧两个分别是西直门、阜成门。“外七”指的是外城的七个城门,分别是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其中,广安门原是广宁门,为避清道光皇帝旻宁名讳才改为现名。

元末熊梦祥的《析津志》,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北京地方志书。《析津志》记载了北京大街的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古人的一步约为1.5米,现在我们理解的“一步”是古人的半步。所以,古代的大街宽约37.2米,小街宽约18.6米,胡同宽约9.3米。这些是我们进行老城保护需要参考的内容。

二、北京中轴线的历史

中轴线形成于元代。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建都;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竣工。元大都在规划时,一户给八亩地(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约77米),一条胡同建十个四合院,所以北京的胡同大都约700米长。元大都刚刚定都北京的时候,胡同是413条;到了明代,是1170条;到了清代,是2077条;到了民国时期,北京的胡同是3216条;进入21世纪,北京有1000多条胡同。胡同、四合院,以及老城棋盘式道路网格局,都是我们要保护的重要对象。

明代形成北京“凸”字形的城郭格局。梁思成说过,“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三、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

2011年,北京市启动中轴线申遗工作。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同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了中轴线申遗保护专项工作组,全面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2018年,确定14处遗产点,分别为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2022年5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2023年1月28日,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一条指出:“为了加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北京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根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指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保护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北京中轴线),是指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第三条明确了保护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第一,北京中轴线,包括各遗产构成要素。第二,以北京中轴线为骨架对称展开的历史城郭、历史街巷、城市标志物或者标志性建筑群。第三,依托北京中轴线标志性建筑构成的重要景观视廊。第四,烘托北京中轴线核心地位的北京老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第五,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第六,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第七,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相关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名园、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第八,在北京中轴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与其所承载价值密切相关的国家礼仪传统、城市管理传统、建造技艺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等。

关于建造技艺传统,以四合院门的修缮为例。修缮要严格按照“一麻五灰”的老工艺施工,工序共有16道。第一道工序是“砍活”,用斧子在门板上砍出1.5毫米深、5到6毫米宽的印子,方便挂麻挂灰。第二道工序“撕缝”,把有裂缝的地方撑开。第三道工序“竹签促缝”,用竹签把裂缝塞满、塞实。第四道工序“汁浆”,去掉门板表面的灰尘。第五道工序“促缝灰”和第六道工序“通灰”,都是打底灰。第七道工序“铺麻”,在门表面铺上一层麻,方便挂灰。第八道工序“压麻灰”,这一边要在砖磨的细灰里加入猪血。第九道工序“中灰”,第十道工序“细灰”,第十一道工序“刮腻子”。第十二道工序“头道漆”,干透了以后要用砂纸打磨。接着二道漆、三道漆。第十五道工序是打扫卫生,第十六道工序是“交活油”,在表面刷一层熟桐油。

第四条指出:“北京中轴线保护应当坚持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以保护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为核心,维护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北京中轴线保护应当注重保护与展示各历史时期严格遵照居中对称格局形成的历史遗存与城市发展印迹,保持北京中轴线各区段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针对北京中轴线遗产内涵多元、载体多样、空间多点的特点,《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统筹考虑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将保护区域合理划定为遗产区、缓冲区,并首次明确了区域具体范围和边界。

近些年来,我们对中轴线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逐步将中轴线的申遗保护与老城保护统筹考虑。我们对文化遗产要素的内容有所调整,比如增加了端门和外金水桥。我们对遗产构成要素的表述也有所调整,转变原来以文化遗产点为主的表述方式。在遗产构成要素排列顺序上,明确由北向南的排列顺序。在保护方式上,我们强调“组合拳”。除政府部门要肩负起责任外,我们也鼓励社会和个人的参与。

(根据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常委张志勇《深入推进北京中轴线保护宣传工作 用艺术创作讲好中轴线故事》摘编整理)